从我的一个西语裔房客家庭谈起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25-11-01 19:42:50 ]
今天我先讲一个我的一个洪都拉斯移民房客家庭的故事,他们一家五口,在我的一个三房公寓,今年是第五年了,算是不错的房客。
Carlos 和 Rosa 都来自洪都拉斯,Carlos冒着生命危险,从墨西哥边境偷渡过来,Rosa应该是他们大家族的成员,但是好像是通过各个亲属移民那种,不太清楚她是否也是先翻墙过来的。他们一家一共五口人,父母和三个孩子,每个人都怀揣梦想,在这个五光十色但竞争激烈的大都会,默默奋斗、努力扎根。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家庭故事,却是成千上万第一代移民家庭的真实写照。他们是第一代移民,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丰厚的家产,也没有太多的亲属可以依靠,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努力,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父亲Carlos五十出头,黑瘦精干,满脸阳光风霜的痕迹。他是从路边做日结工开始,一路学习各种技能,几年前开始,在纽约市一家大型建筑工程公司做到了小工头的位置,收入有了保障,而且还有医疗保险,Carlos手下管着五六个工人,工作涉及地基、水泥、室内外的装修等等 ……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但是为了增加一点家庭收入,他还经常业余帮朋友做一些小活。Carlos人很开朗,每次去收房租,都用那种拉丁裔特有的热情,来个大大的拥抱,再把厚厚的一沓子现金交给我,还brother长,brother短的。
有一次纽约突降暴雪,Carlos仍然一大早冒着凛冽的寒风,恶劣的天气早早地赶到工地,只为确保吊车和材料安全。他说:“我是带着全家命运出来混饭吃的,我不能偷懒。” 那天他回家时,鞋子全湿,脚冻得通红。听到他太太讲起这个故事,我坚信Carlos肯定会越来越被公司重用,因为我看到的能够吃苦耐劳的Amigo不少,但是能够有责任心,可以处理复杂事务的基本上都是人才。
他最骄傲的事,是引导大儿子学习电工。“我可以忍一辈子风雨,但我不希望儿子也一辈子拿日薪。” 他用亲戚关系介绍儿子跟着学习电工,他还省吃俭用为他报执照学习班,还带儿子跑项目现场认识Amigo老前辈。Carlos的梦想很朴素——希望儿子能考到电工资格证,有个技能、有个身份、有个体面生活的机会。
对于未来,他曾笑说:“我几乎每天都在帮别人盖房子,但我们家还在攒着买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屋子,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的。” 每每说到这里,都能看到他充满对于未来生活向往的热切目光,我就用力的握紧他的手,告诉他一定可以的。
母亲Rosa其实是家中的灵魂人物,白天负责在家买菜做饭、照顾孩子,晚上则去一个healthcare office building打扫办公室。她穿着制服、带着耳机,听着西语广播电台,一间间擦桌子、倒垃圾,直到午夜。
Rosa曾经告诉我:“我不太会讲英语,也没上过学,我唯一能给孩子的是我对他们的支持。” 曾有一天,她清洁的那栋楼遭遇了报警器误触,保安误以为是非法闯入,结果她和另一位移民同事被短暂扣留。等问题澄清后,她只是苦笑着说:“幸好我合法,有身份,不然今天就麻烦了。”
她对生活的态度非常简单、温暖。她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让家里三个孩子都走得比我们远”。Carlos和Rosa都是虔诚的天主教教徒,只要有可能,周日都会去教堂做礼拜,在客厅里面,有一副挺精致的圣母像,我估计他们经常都在那里默默祈祷。
Carlos的大儿子Miguel今年21岁,他从小在纽约长大,英西双语,但文化认同上总是处于边缘。因为不太爱学习,他16岁开始打零工,搬家、送餐、餐厅帮工都干过。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不上去社区大学学习,而是跟着父亲进工地,对此,Carlos还算乐观,并没有责备他的选择,而是默默地引导他去学习更多的技能,尤其是学习电工技能(不是号称电工是未来对付AI的非常好的职业选择吗,Carlos不小心还做了一个最科学的选择,这个是后话了)。
Miguel起初只是帮工,但Carlos从一开始就叮嘱他不能只搬砖,一定要学技术。Miguel起初觉得电工太难,很多术语听不懂,但在一次工地临时断电、全体停工的经历后,他意识到:“那些电工进来一会儿就搞定了问题,而且每小时挣的比我们多一倍。”
从那以后,他开始认真跟着父亲的朋友学习技术,周末和有些晚上还去上专门的执照课程,白天照样上工地。他甚至开始学如何报税、注册工会,计划几年内能自己接私活。按照Carlos的说法,Miguel以后肯定会比他要有出息。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