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发生原因:肝气调节、疏泄失常、脾气虚弱、湿阻阳气是关键
康涵菁中医师表示,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的前后往往下雨,伴随春季的阳气升发,许多人容易在此时发生「春困」的现象。而所谓的春困,也就是春季疲劳症,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容易疲惫、睡得再久起床都觉得还是很累、出现越睡甚至越累的感觉。
至于春困的成因是什么?康涵菁中医师解释,由于在五行里春属木,与中医的肝相对应,出现春困情形往往也代表著肝气调节有问题,无法顺利升发。一旦民众的肝气疏泄产生问题,除了疲累外,往往还会伴随有情绪容易波动起伏、头痛、过敏,或是睡眠障碍的情况。
相信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春困症状常集中在上午9-11点和下午3-5点,会表现特别明显。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是因为这段时间分属人体脾经及膀胱经运行的时间。脾掌管人体的水湿,一旦脾气虚弱,又受到外湿影响,运化水湿的功能出现问题,造成湿气滞留的话,就会让人有重浊疲惫的感觉,还可能伴随著头晕、食欲下降、胀气,以及排便不顺等症状。
科学家牛顿(Sir Issac Newton)以确立万有引力定律闻名,他曾在1704年写下的一封信中预言,世界将于35年后、也就是2060年走向终结。媒体报道,根据这位18世纪科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