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新华社称,此举标志着中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7月20日,参观者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内体验。(图片来源:新华社)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青岛下线

综合新华社、北京《人民日报》报道,据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介绍,此次下线的高速磁浮,是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速度级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采用成熟可靠的常导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吸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实现无接触运行。具有高效快捷、安全可靠、运能强大、编组灵活、准点舒适、维护便利、绿色环保等技术优势。

据悉,该项目于2016年10月启动,2019年研制出试验样车,并于2020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试验线上成功试跑,经过系统优化确定最终技术方案,于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统并开始了六个月的联调联试。至此,历时5年攻关,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下线。

项目开发出新头型及气动方案,研制了轻质高强度车体,掌握了关键核心部件制造技术。完成了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的自主化研制。建立了适应长大干线自动追踪运行的高速磁浮运控系统。开发了新型轨道梁。在系统集成方面进行创新,使高速磁浮满足多场景运用需求,适应复杂地理气候环境。目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已完成了集成和系统联调。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下线。(图片来源:“中国中车”微信公号)

中国自主创新的高速磁浮系统形成产业化能力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是当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按“门到门”实际旅行时间计算,是1500公里运程范围内最快捷的交通模式。采用“车抱轨”的运行结构,安全等级高,空间宽敞,乘坐舒适。单节载客量可超过百人,并可在2到10辆范围内灵活编组,满足不同载客量需求。行驶中不与轨道发生接触,无轮轨磨耗,维护量少,大修周期长,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好。

据“中国中车”微信公众号,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孙永才在下线仪式中指出,“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发”是重点专项任务的重中之重。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标志着项目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中国自主创新的高速磁浮系统形成了产业化能力。

作为国际尖端技术,高速磁浮是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一大“制高点”,是全球交通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多个国家沿用不同技术路线进行了长期持续研发,并建成或规划了试验及运营线路。高速磁浮作为前沿关键科技被列入了中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也提出研究推进高速磁浮通道布局和试验线路建设。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问世,中国已具备进一步推进线路试验和工程化试验示范的条件。

填补高铁和航空之间速度空白

从绿皮火车到和谐号动车组、复兴号智能型高铁,到中低速磁悬浮再到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中国火车的车速在不断提高。从初期学习借鉴海外技术到真正实现自主研发,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国速度不断刷新。

台北中时新闻网报道,目前中国高铁的最高营运时速为350公里,航空经济时速为800至1000公里,时速600公里高速的磁浮交通系统可以填补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

以时速600公里磁浮交通方式计算,济南到北京480公里,目前高铁运行最快1小时22分钟,通常1小时40分钟,未来如果开通时速600公里磁浮交通,济南到北京将只有48分钟,济南和北京、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之间将步入“1小时经济圈”。未来如果开通时速600公里磁浮交通,济南到青岛将只有35分钟,济南和青岛、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群之间,接近成为“半小时经济圈”。

目前,中国多地提出了修建高速磁浮铁路的计划。2021年3月,京沪高速磁浮进入交通运输部2021年交通运输战略规画政策项目计划。2020年,浙江省提出了沪杭磁浮等工程。2020年,云南省计划新建昆明至丽江高铁,拟采用高速磁浮建设。而根据中国中车此前规划,将在山东建设一条高速磁浮试验铁路。

中国目前有三条处于运营状态的磁悬浮线路:2003年1月开通的上海磁悬浮线,线路全长30公里,最高运行时速430公里,列车购买自德国;2016年5月,长沙磁浮快线正式运营,这是中国首条完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时速只有100公里;2017年12月开通的北京市郊铁路S1线,属中低速磁浮线路,全长10.2公里,运行最高时速1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