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习近平强势讲话 定调未来美中关系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18-12-20 07:31:04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18年12月10日)

  尽管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没有展示任何让步和妥协,相反却更加强硬。彭博通讯社的报导说,习近平2018年底的强势讲话预示美中贸易关系将更加紧张。分析人士则指出,美中对抗性竞争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美中关系也将更为艰难,不过,他们强调,美中关系还可控,并没有走向“新冷战“。

  习近平的强硬讲话令投资者担忧美中关系前路坎坷

  习近平12月18日的讲话未能缓解投资者对市场准入或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反而加重外界对美中贸易战或将加剧的预期。

  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乔治·马格努斯(George Magnus)告诉美国之音,自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根廷的G20峰会会晤后,外界一直期待习近平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提出一些新的经济政策改革方向,从而缓解投资者对中国的担忧,但是习近平的讲话令人失望。

  马格努斯说:“简而言之,这次讲话没有提到许多人关注的市场化、创新以及政策变化等议题。取而代之的是非常强硬且具挑衅性的主张,即共产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经济和全国的领导地位。”

  习近平在讲话中除了强调党的绝对领导地位之外,他还表示,没有人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

  他说: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

  他还说:“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习近平的这一强硬表态令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在美中经贸结构性改革谈判中,习近平政府未必愿意交出一份令美中双方都愿意接受的协议。

  彭博通讯社的报道说,那些认为在特朗普的压力下习近平会有所退却的人不得不重新想一想。

  华盛顿智库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星期二(12月18日)举行了一场题为“美中2018年回顾:新冷战?”的研讨会。主持会议的前星空传媒英国新闻频道亚洲新闻的负责人凯蒂·斯托尔拉德-布兰切特(Katie Stallard-Blanchette)说,习近平在讲话中名义上表示推进改革,但是鉴于他在讲话中128次提到“党”,仅五次提到“市场”,令人不得不担心美中未来一年的道路将会更加崎岖。

  特朗普和习近平12月1日就贸易战达成停火协议,特朗普政府希望中国提出具体行动方案,取消其不公平贸易措施、停止窃取美国知识产权、不再强制技术转让、取消扭曲市场的产业补贴政策及非关税壁垒措施,以及进一步开放市场等。

  美中对抗性竞争已成定局

  在研讨会上,在被问到习近平的讲话将如何影响美中未来关系时,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说,美中的对抗性竞争已成定局,先于特朗普和习近平上台,在他们之后也将继续存在,这是历史性的结构调整。

  他说:“很难想象明年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来改变美中关系的走势)。这里有很多原因,不仅仅是90天的贸易战的问题,我们2017年国家安全战略中把中国当作长期的安全挑战。中国也把美国当成最大的安全挑战。……”

  戴博列举了特朗普政府正在采取的各种措施,证明美国在严正以待。

  他说:“特朗普政府呼吁加强国防供应链的弹性,他是非常严肃对待这件事情的。如果他们对这个非常认真的话,这也意味着美国经济的调整。我们已经看到了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改革法案的出台,这 已经吓跑了很多中国的投资,对后来的投资也会更加以质疑的眼光看待。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新的出口管控条例,我们可能也会看到限制中国学生的签证条例。……因为中国的原因,我们已经退出了中导条约。我们制定了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也在加强四国联盟。 我们反对‘中国制造2025’,‘ 一带一路’,我前面也提到了非洲战略,也是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的。 我们看起来也在应对中国的网络入侵。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因为中国重新购买我们的在实施关税前他们就购买的大豆而改变。”

  他说,美中之间的怀疑和不信任在加深。

  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Stapleton Roy)在同一场研讨会上也表示,他曾经历过美中关系最好的时光,也曾经历过最坏的时光,他现在最大的感觉是“美中之间的对抗性竞争是真实存在的”。

  美中还没到新冷战地步

  不过,在讨论美中是否会走向“新冷战”时,在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参加研讨的专家们都不认同以“冷战”来定义美中关系。

  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指出,使用冷战这个词是完全不合适的。他说,第一,即便美中分歧尖锐,双方进行的谈判与他在冷战时参与的美苏谈判不同。其二,美中关系确实以“对抗性竞争”为标志,但是这是历史上大国之间都经历过的事情。他说,当年美苏处于冷战时的“相互毁灭的保证“并不能适用于美中关系。因为美中都太强大,没有人可以承受战争的代价。他还说,用“冷战”思维来讨论美中关系会模糊了双方必须合作的许多领域。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表示,美中之间“新冷战”出现的论调早已存在,特别是目前中国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将中国置于非常困境的时候。中国认为无法与特朗普政府通过谈判获得中国可以接受的协议。但是,她说,从务实的角度来说,中国不认为中国会赢得与美国的战争。因此,她说,尽管习近平表示强势,中国会采取和解的姿态来缓解目前的紧张局势也是可能的,因为这对中国国内的稳定和经济增长有利。

  威尔逊中心 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表示,他拒绝“冷战”框架。他说,这种框架无法解释清楚美中之间的关系,无法展示美中关系的复杂性和不断的变化。在美苏冷战时,最大的一个特征时前苏联公民与美国公民的疏离,但是现在美国民众和中国民众的关系并不疏离。美中不仅存在贸易关系,学生和学者之间的交流也很紧密。美中之间的合作不仅限于国家层面,在地方州省、郡县中都有。另外,美中之间也没有建立对抗性的集团。

上一篇:孟晚舟获保释后感言:人间自有真情在
下一篇:白宫发布圣诞贺卡 祝美国人民节日快乐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