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08:45更新
多國外交官據點在附近 烏克蘭西部軍事訓練場遭空襲 至少35死134傷
烏克蘭西部利維夫州亞沃利夫市(Yavoriv)的軍事訓練場「國際維和與安全中心」13日早上遭俄軍火箭襲擊,至少35人死亡,134人受傷。
亞沃利夫距離波蘭邊界僅12公里。利維夫州州長科齊茨基說,俄軍向這個中心發射超過30枚巡弋飛彈。
國際維和中心是美、英等國家軍事訓練人員駐留處,距離利維夫州首府利維夫僅30公里。利維夫是許多國家外交官和媒體暫時駐紮的地方。
美東時間07:50更新
俄將發動生化戰?烏軍俘虜俄軍士兵後 驚見防毒面具
烏俄戰爭持續激烈,東歐最大媒體NEXTA在12日推文指出,烏克蘭軍隊在該國第2大城哈爾科夫拘捕數名計畫炸毀當地軍事與民用設施的俄國軍人後,赫然發現殘留的防毒面具,令外界懷疑為俄國總統普亭即將發動生化武器攻擊。
根據NEXTA在推文中貼出的照片,烏克蘭軍隊在拘捕俄軍過程發現俄軍遺留下來的各種武器與爆炸物後,紛紛質疑道「為何防毒面具會出現在上面?」
俄國9日曾指控在「特種軍事行動」中,找到美國協助烏克蘭發展生化武器的計畫,美方則在事後澄清並警告,俄國可能正藉由「栽贓行動」,欲對烏克蘭進行生化攻擊。
美東時間04:55更新
俄軍空襲烏克蘭西部伊凡-法蘭科夫機場
烏克蘭西部大城利維夫以南114公里的城市伊凡-法蘭科夫(Ivano-Frankivsk)市長馬爾欽科夫在臉書發文說,這座城市的機場遭俄軍空襲。
美東時間03:42更新
英國防部:俄軍試圖在東部包圍烏克蘭軍隊
英國國防部13日發布最新情資報告指出,俄軍正從北部的哈爾科夫和南部的馬立波推進,試圖包圍烏克蘭東部的烏克蘭軍隊。此外,從克里米亞推進的俄軍正試圖繞過尼古拉耶夫,向西進入敖德薩。
報告中還說,隨著烏克蘭軍隊繼續在全國各地頑強抵抗,俄軍每一次推進都付出了高昂代價。
美東時間02:00更新
俄火箭攻擊烏西大城利沃夫郊區軍事基地 戰爭擴大到波蘭邊境
13日黎明前,俄羅斯以火箭攻擊烏克蘭各地,西部大城利沃夫市(Lviv)郊區的一個軍事基地也遭襲擊,外國戰士正在那裡受訓,包括美國人。
紐約時報報導,俄軍對烏克蘭西部「國際維和與安全中心」的襲擊,使戰爭危險地擴大到靠近波蘭邊境地區,美國已派兵到波蘭支持北約部隊。波蘭邊境也是烏克蘭的生命線,超過一百萬難民逃往波蘭,而武器則反向而行。
俄羅斯12日警告,運往烏克蘭的武器將被視為俄軍「合法的攻擊目標」。在俄國提出警告的數小時後,美國就承諾額外提供烏克蘭2億美元的武器和裝備。烏克蘭迫切需要這些武器抵禦俄軍的新攻勢。
俄羅斯和烏克蘭軍隊現在經常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郊區互相砲轟和進行巷戰。
美東時間00:00更新
基輔安全部隊擊落1架攜帶3公斤炸藥的無人機
BBC報導,烏克蘭官員和目擊者指出,駐守在基輔的烏克蘭安全部隊12日下午擊落一架攜帶炸藥的無人機,上面有3公斤的炸藥。
無人機在基輔波迪爾區(Podil)墜毀,導致一家銀行失火。BBC查證了無人機遭擊落的位置。


美東時間23:00更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12日表示,他上周與以色列總理班奈特(Naftali Bennett)通電話時,建議由他本人和俄羅斯總統普亭在耶路撒冷舉行會談。耶路撒冷郵報引述外交消息人士說法,俄國不反對在耶路撒冷會談,但以色列不確定是否應該主持這次會談。
澤倫斯基12日對記者說,「目前在俄羅斯、烏克蘭或白俄羅斯舉行會談都沒有建設性,這些不是我們會同意停止戰爭的地點,我有沒有考慮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是談判的地點?答是肯定的。」
外交消息人士說,俄國不反對在耶路撒冷會談,但以色列還沒拿定主意。
這名消息人士說:「我們從經驗中得知,沒有成功機會的談判,只會使戰場情勢惡化,我們要看是否真的有幫助,如果談判可能有突破,我們會全力以赴。」
針對班奈特的居中調停角色,這名消息人士說:「我們沒有強迫什麼。」
烏克蘭和以色列都否認有關班奈特要求澤倫斯基接受普亭停戰條件的報導。

美東時間22:27更新
烏國防部證實7平民撤離基輔時喪生 包括婦女和兒童
烏克蘭國防部12日證實,7名平民在試圖撤離基輔地區時喪生,包括婦女和兒童。
烏克蘭國防部推文說,「俄羅斯人向基輔地區的一隊婦女和兒童開槍,他們正試圖沿著先前商定的『綠色走廊』撤離。此野蠻行為造成7人死亡,其中一個是孩子。」
不過,烏克蘭國防情報局的最新消息指出,這些平民未經由「綠色走廊」逃離。
烏克蘭情報機構指出,這群婦女和兒童11日在基輔佩雷莫加村(Peremoga )附近撤離時遭到俄軍槍擊。

美東時間21:46更新
烏克蘭新兵報到 18、19歲小伙子接受3天訓練就上戰場
BBC報導,烏克蘭的新兵報到,這群青少年決定快速轉大人,他們多半只有18、19歲,剛離校不久,接受3天的基礎訓練,就要前往前線,或非常接近前線。
有些人的護膝看起來太小,好像是他們12歲生日時與滑板一起的禮物。有幾個人有睡袋,有一個人帶了一張瑜伽墊。
一周後,他們穿著軍服、防彈衣、步兵護膝和頭盔。
18歲的經濟學學生基斯倫科(Dmytro Kisilenko)說,「我們必須在這裡阻止他們,如果他們進入基輔,戰爭可能就結束了」。
他說,他沒有很害怕,「但感到害怕是人的本性,當然,在我的靈魂深處,我有點害怕,因為沒有人願意死,即使是為了你的國家」。
他說:「死亡不是我們的選項。」
美東時間19:25更新
俄軍擄走梅利托波爾市長後 另立新市長
BBC報導,俄軍11日下午綁架梅利托波爾市(Melitopol)市長費多羅夫(Ivan Fedorov)後,根據當地媒體報導,俄軍在該市任命了一位新市長。
前市議員嘉琳娜·丹尼爾琴科(Galina Danilchenko)出現在當地電視上,她宣稱她的主要任務是「在新現實下建設基本機制」。
丹尼爾琴科說,她準備成立「人民代表委員會」來管理這座城市,並敦促居民不要參與「極端主義行動」。
她說:「德高望重的代表,我們是由人民選出來的。我們的首要職責是照顧他們的福祉。」
她說,「此委員會將負責梅利托波爾市和梅利托波爾地區的行政職責」。
當地媒體已廣泛報導丹尼爾琴科獲任命為新市長,但BBC無法獨立查證此項任命。
梅利托波爾市市長費多羅夫被擄走,是俄軍首度拘捕烏克蘭官員,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要求俄軍立刻放人。

美東時間18:54更新
俄軍逼近基輔 在不到5公里郊外與烏軍發生激烈巷戰
俄軍已逼近烏克蘭首都基輔,周六(12日)在就位於基輔郊外的伊爾平(Irpin)與烏軍發生激烈巷戰。
伊爾平距基輔邊緣地區約3英里(4.8公里),基輔大部分地區可以聽到兩軍交戰的槍砲聲。
紐約時報報導,俄軍之前只有一次或兩次如此接近首都。軍事分析家指出,伊爾平若失守,不一定意味俄軍會立即向基輔推進,但俄軍在這裡的勝利將有助於收緊基輔周圍的封鎖線。
周六,伊爾平一些逃離家園的居民拖著裝著隨身物品的塑料袋,在一座被毀橋梁的碎片上哭了起來。一周多前,烏克蘭軍隊炸毀了伊爾平河上的橋梁,以防止俄羅斯的坦克駛入。就在幾天前,在同一條逃生路線上,一位母親、她的兩個孩子,以及一位家庭朋友在激烈的砲擊中喪生。

美東時間18:31更新
澤倫斯基:除非將基輔夷為平地 否則休想占領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周六(12日)在基輔的記者會上表示,除非俄羅斯將基輔夷為平地,否則休想占領這座城市。
澤倫斯基表示,大約有1300名烏軍戰死沙場。這是烏克蘭政府首度提供烏軍估計的陣亡人數。
澤倫斯基並表示,他願意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談,他已與以色列總理班奈特(Naftali Bennett)商議在耶路撒冷舉行會談的可能性。
他說,他希望班奈特能對促成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