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來襲已有2年,皇后區許多亞裔商家仍在苦苦掙扎,他們不僅面臨經濟壓力,還要應對紐約市的種種法規,避免罰款。根據州主計長辦公室的統計,紐約市餐飲業在2021年損失了16萬9700個就業崗位,佔2019年以來私營企業失業總數的41%。
位於陽邊(Sunnyside)西藏餐廳Punda Tibetan Restaurant在2015年榮登《紐約時報》的專題報道,獲得美食作家的好評,生意因此變得非常火爆。然而疫情爆發後,一切都變了。業主澤林(Tenzing Tsering)表示,如今該餐廳失去了75%的業務,難以支付房租,面臨倒閉的風險,「我以前約有6名員工,現在我沒有員工,因為我付不起工資……一切都完了,我很崩潰。」
澤林表示,2020年3月疫情剛爆發時,他被迫關閉了餐廳,因此攢下一筆錢,重開後勉強度日,當年底至2021年,他的業務依賴外賣。「最困難的是房租,當時我們不得不關閉餐廳,但房東不停地要求我付錢,我非常害怕。」他說
為了保持營業,澤林必須竭盡全力,但他表示,之前的疫苗強制令阻礙餐廳復興,「很多客人不想展示疫苗卡,當時商家不得不被夾在客人和政府之間。」疫苗強制令從7日起解除,澤林期待迎接更多的客人,否則他計劃在今年底關閉餐廳。
在法拉盛經營「尚承中文」教育機構的劉雯(Wen Liu,音譯)表示,2020年她失去了99%的客戶,此前她教授近80名學生,而現在她只有一兩名遠程合作的學生。
「疫情前,我從未想過自己可能會遭遇襲擊,現在太可怕了,經濟上我面臨巨大的損失,幾乎沒有收入,而且出於安全因素考慮,我也不敢出門。」劉雯說,「我有一個教育學位和一個碩士學位,但我現在沒有學生,我失去很多。」
亞美聯盟小商業項目副總監金艾洋(Ahyoung Kim)表示,經過調查,法拉盛梅利山(Murray Hill)的亞裔商家主要的擔憂有反亞裔仇恨犯罪以及語言和文化障礙。當地餐館業者李永玖(Yoonjoo Lee)表示,當地停車難,商家還常被市府機構開罰單,不同部門有不同的規定,經常讓商家感到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