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12月23日),AAFE代表與國會眾議員孟昭文、州參議員劉醇逸、州眾議員金兌錫、市議員顧雅明,以及數名社區領導人,在大學點大道擬建收容所地址前,宣布暫停建收容所項目,先舉行公開會議,與社區對話。
劉醇逸在記者會上說,「暫停」不代表「取消」,在暫停的過程中,必須讓每個人了解這個項目,以及會對社區帶來的影響,「紐約市遊民服務局(DHS)也需要提供該項目的更多細節,並作出必要的更改,以確保將要進行的計畫,為法拉盛社區提供最好的服務。」
孟昭文強調:「在亞裔美國人社區,還有很多人需要幫助。大家的一致目標,都是希望提高亞裔社區的生活質量,包括富人和窮人,包括最脆弱無助的人。在美國,亞裔社區發展的速度為50%,但政府分配到幫助社區弱勢群體組織的資金,不到1%。社區需要幫助弱勢群體,包括有孩子的低收入家庭,希望這將是未來對話中重要的一部分。」她還提醒大家,不要到別人家門口去抗議,要理性溝通、互相尊重。
金兌錫也指出,在法拉盛社區,還有人在寒冷的冬天無家可歸,必須要幫助弱勢群體,「但是隨著仇恨亞裔犯罪的攀升,我們也必須確保社區安全。在建收容所項目開始前,必須確保商討好所有將提供的服務,確保不會有人突然出現,對亞裔長者施暴。」
顧雅明再次表示,選址很重要,不反對建收容所,但在法拉盛繁華的市中心區,這一地點不可行。
AAFE共同執行總監孫慧君(Jennifer Sun)表示,AAFE將在項目擱置期間與法拉盛社區互動,與利益相關者進行對話,聽取社區建議。她說:「感謝在場民選官員代表社區的倡導。我們將與社區討論如何確保項目安全,確保該項目真正為有可能失去住房的有孩子的家庭提供服務。」
亞平會定於1月24日,與DHS一起就該項目舉辦公聽會,會議將對社區開放。
法拉盛市中心遊民所計畫引起社區反彈,多位民選官員與亞洲人平等會(AAFE)23日宣布該計畫暫停,澄清尚未動工,並承諾在1月24日第七社區委員會例會前,舉辦公聽會;社區代表指出,居民並不反對遊民所,但擔憂選址地址以及該項目耗費的大量資金。
國會眾議員孟昭文、州參議員劉醇逸、州眾議員金兌錫、市議員顧雅明及亞平會的代表,23日在39大道133-04號擬建的遊民所(Shelter)/過渡性住房(Transitional House)前,宣布遊民所項目暫時擱置。
劉醇逸表示,「這個計畫一直在暗箱中操作,我們社區值得更真誠與公開對待,暫停這項計畫讓我們能全面討論相關議題」,他感謝亞平會聽到民眾的訴求,並指出,因市遊民服務局(DHS)多次迴避與公眾溝通,才造成亞平會成為眾矢之的。
劉醇逸也指出,法拉盛仍有亞裔民眾在貧困線下生活,甚至沒有一瓦遮頭,但呼籲相關計畫必須透明化;因節日季以及市府換屆,計畫最遲在1月24日第七社區委員會例會或之前,要求DHS舉辦公聽會。
亞平會共同行政總監孫慧君與俞思亮表示,該計畫尚未動工,日前被傳「施工」實為檢測土壤質量;孫慧君說,亞平會已要求DHS在1月24日前召開公聽會,「因疫情影響,可能舉辦小型會議」,但她指出「暫停」不代表「取消」,重申亞平會的宗旨是「為弱勢家庭帶來穩定與光明的未來」。
顧雅明表示,法拉盛的商民並非反對遊民所,而是擔憂該計畫的選址,「這塊地是法拉盛未來發展的最佳地址(之一),我們只是質疑這裡是否真得適合建遊民所。」
美國紐約華人總商會會長徐家鵬表示,這項90個單位的遊民所計畫擬斥資逾4億4000萬元,意味著一個公寓價格平均在400萬元左右,擔憂政府浪費納稅人的稅金,「沒人會花這麼多錢買一個公寓」;他感謝亞平會與市遊民服務局同意對話,讓這個項目更透明化,「之前已經聽了太多的版本,但我們需要知道真實情況。」
對於上述質疑,孫慧君表示,在公聽會中亞平會將闡明這個計畫選址此地的原因;此外,該計畫的投資金額,不僅用於建造樓宇,還包含日後提供的在就業與心理輔導等服務費用,「均為公開信息」。
候任市議員黃敏儀因居家隔離,通過聲明支持擱置這項計畫的決定。


飽受爭議的法拉盛家庭式遊民收容所暫停進展,社區抗議獲得初步勝利。州參議員劉醇逸、國會眾議員孟昭文、州眾議員金兌錫和市議員顧雅明與亞平會代表23日召開記者會強調,該計劃目前沒有被取消,亞平會同意暫停,以召開大小規模的社區會議。針對收容所已動工的謠言,亞平會澄清:「絕無可能,僅進行土壤測試。」
劉醇逸表示,該收容所計劃一直在暗中進行,現在已被暫停。事實上,亞平會最近成為眾矢之的是因為市遊民服務局(DHS)一直迴避公眾,然而社區有權了解細節,「暫停不意味著取消,我們必須採取措施解決法拉盛的住房危機,亞裔社區也有貧困和住房問題,我期待大家坦誠布公地討論該計劃。」
劉醇逸指出,最近正趕上新舊政府交替和節日季的特殊時期,因此社區得到消息較晚。未來兩周,民選官員將與有關部門對話,了解詳情。他和孟昭文呼籲大家討論此事時不要人身攻擊,應尊重彼此。
DHS出席1/24社委會會議
劉醇逸透露,DHS專員將在1月24日出席第7社區委員會會議,討論該收容所計劃。亞平會共同行政總監孫慧君表示,他們和DHS及該收容所運營商城市資源研究所(URI)討論,將在1月24日之前召開公開社區會議,還會開較小規模的社區會議,讓更多人了解該計劃。
金兌錫表示,他和3個女兒生活在法拉盛,當地居民十分關心公共安全,尤其今年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激增,他希望有關部門能確保該收容所的住戶不會對社區安全造成威脅。
顧雅明強調,社區並不反對收容所,而是不滿收容所的選址在法拉盛市中心,他呼籲有關部門和社區在未來的會議中商討這一點。
候任市議員黃敏儀由於感染新冠而無法出席,她通過聲明表示,很高興亞平會聽取社區意見而暫停該計劃。她期待亞平會、URI和市遊民服務局進一步與社區交流,為該計劃尋求適合社區的最佳方案。她承諾,1月上任後將促進更多對話,並召開公開會議。
紐約華人總商會會長、地產商徐家鵬提出3點質疑:
1.原本亞平會計劃明年2月動工,社區在12月初才得知此事,缺乏透明度。
2.社區也關愛弱勢群體,但收容所的選址是否合適?
3.該收容所將有90個單元,市府擬投放4.4億,為何要花這麼多錢?他期待與亞平會及市府深度對話,「若亞平會執意要在法拉盛市中心蓋收容所,社區會抗爭到底。」

兩名華女在記者會現場抗議亞平會。
備受爭議的法拉盛遊民收容所在社區民眾不斷抗爭下,在23日宣布「暫停」(On Hold),華人群組馬上以「最佳聖誕禮物」來互相轉傳,一遍歡呼,然而當我們細看政客的聲明及記者會上的短講,就發現這個緩兵之計其實有許多難以有共識的鴻溝,要填補這個鴻溝尚須漫長的溝通、抗爭及協商。
由州議員劉醇逸主導與法拉盛民選官員和亞平會兩總監昨共同宣布,由於大家對法拉盛遊民收容所計劃蒙在鼓裡,詳情不清不楚,加上正藉新舊市長交接期間有很多人事變動,民選官員與市遊民局(DHS)協商下把收容所計劃「暫停」,昨日官員異口同聲强調,計劃只是「暫停」而不是「取消」。
其實所有民選官員,無論是針對華埠東百老滙91號或是法拉盛39大道的遊民收容所,姑勿論他們的黨派及政見,在「政治正確」立場上,他們都會公開支持各種形式的遊民收容所,這是民選官員基本以包容、人權及憐憫作為父母官的必要條件,所以孟昭文昨强調:「我要說一些你們不中聽的話,作為民選官員,我們的辦公室每天有許多弱勢市民的求助,收容所服務對他們存活有重要意義,社區要兼顧這種人的需要。」她的言論馬上得到劉醇逸、金兌錫及顧雅明的認同。
顧雅明等强調不是要反對遊民
而顧雅明及地產商徐家鵬則强調,他們不是要反對遊民,也不是不同情他們的需要,但是選擇亞平會這個法拉盛的黃金「地點」是民眾不能接受的,顧雅明指著大學點大道說,將來那一帶都會是民居的樓群,收容所就在民居中心。徐家鵬更直言,39大道可說是法拉盛市中心的地段,甚至黃金地段,遊民收容所是否應選擇僻遠一點的地點,即使亞平會失去了收容所的主權,甚至失去4.4億的計劃,一個非牟利組織不應把自身的利益凌駕在社區利益之上。
亞平會共同總監俞思亮及孫慧君昨日並不認為計劃在宣布「暫停」而「告終」,他們始終相信,遊民收容所在於服務計劃而不在地點,俞思亮指出,將來遊民收容所內附設的職業輔導、醫療設施及社工等服務,不限於收容所遊民,也廣泛地惠及社區。
流浪漢充斥著大街小巷
我們再看看白思豪「改流易向」(Turning the Tides)的遊民改革政策,他認為傳統庇護站令遊民卻步入住,有許多詬病及缺點,必須全面改革,其中收容所必須融入在各個社區之中,享受與民眾等同的服務,令他們既有尊嚴又更容易重拾正常的生活,在「改流易向」計劃中,全市設90個遊民站,其中以五區中51個社區委員會各自分擔1至2個收容所為依歸。
回頭再看看華人為什麼對收容所那麼抗拒,自從疫情爆發後,無家可歸流浪漢充斥著大街小巷,加上疫情期間,市府釋放了大量囚犯,又因前總統的「功夫流感」言論,針對亞裔仇恨犯罪案件急速飈升,不少被攻擊的華人對象都是遊民,令很多華人對遊民望而生畏,甚至繞路而行,如今遊民收容所分別在布碌崙、唐人街及法拉盛市中心設立,這一切成了骨牌效應,一發不可收拾,華人社區一聽到遊民收容所,打從心底發出抗拒,繼而遷怒亞洲人平等會,不堪入耳的髒言穢語充斥著不同組群,怪不得孟昭文昨日語重心長說,「社區可以有不同意見,我們對事可容不同立場,但請不要人身攻擊。」希望彌合一些不必要的裂痕。
昨日民選官員劉醇逸、孟昭文、金兌錫、顧雅明一字排在39大道上宣布計劃「暫停」,兩旁並有徐家鵬,及俞思亮、孫慧君,表面上是共同站台,口徑一致,背後依然山巒起伏,各懷心思,這項計劃要達到官民同心,皆大歡喜,看來道路還是崎嶇漫長,充滿無法預估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