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無人不曉的香港影星古天樂,昨(19日)從香港前來紐約領取林肯中心亞洲電影節頒發的「亞洲影壇非凡貢獻大獎」,以表揚其多年來於亞洲影壇作出的各種貢獻,「這個獎對我個人及電影公司依然十分重要,它推動了我們未來作品面向全球的方向。」他說。
古天樂兩部最新作品「送院途中」及「掃毒3」入選本屆亞洲電影節,大會19日晚頒發「亞洲影壇非凡貢獻大獎」給他,香港駐紐約經貿處為他舉行本地記者提問會,並為他辦了一個歡迎酒會,表揚他對港產片的貢獻。
除了獲獎外,古天樂剛剛被奧斯卡邀請成為評審委員,古天樂笑說,忍受嚴重時差也要前來紐約一趟,他從影多年也成立了電影製公司十年,此時獲獎指標著未來發展市場的新方向,他已經與Sony、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開始進行合作,作品「卡菲貓」明年打進國際市場,以後作品更多面向世界。
疫情期間,香港其中一年電影工業完全停頓,古天樂慷慨解囊投注很多錢為影業打開局面成為行內佳話,古天樂說,他有今天完全是影業造就了他,眼見很多幕後工作者在掙扎求生時已到了轉行的底線,他知道那些人才轉行後就大都不再回來,儘管杯水車薪也要留住那些人,「這是作為電影行業從業員的責任。」
「送院途中」故事說救護隊員馬志業(古天樂 飾)堅持救人至上,不按章法,捱到五勞七傷;調職過來的王維(遊學修飾)視晉升為本,兩人背道而馳產生矛盾。由卓韻芝導演,演員古天樂外、還有兩名新演員遊學修、潘燦良。
導演卓韻芝表示,本片拍攝在香港疫情高峰期間,她從穿梭在城市的救護車引發作為電影題材,救護車永遠都在趕路救人,時刻在處理生與死的難題,然而在每位救員的背後都有自身的壓力與難題,例如電影中的古天樂作為單身父親又有腰患,在個人壓力及大環境的香港社會壓力,一個救護員如何平行自己的心理及生活,這是拍攝電影的初衷,也希望帶來大家的反思。
古天樂說,「這部電影在能救不自救中掙扎,如何自救的故事,世紀疫情後,孤獨、徬徨、恐懼充斥著每個社會及每個人心,希望這部電影能傳遞著一個珍惜身邊一切人與事的訊息。」
稍後黃昏時分,香港經貿處為古天樂團隊在林肯中心舉行歡迎酒會,處長聶繼恩表示,香港電影工業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工業,是香港重要文化貿易產業。而在業界30年的古天樂拍片超過100部,建樹有目共睹。
古天樂在過百影迷歡呼走過紅毯後,接受獎項後表示,適逢在美國期間,他密切注意荷里活編劇擺工的新聞,他說,無論AI功能如何非凡,都不會取代人類的創作力和想像力,而創作及想像的感動人心正是電影不可或缺的基石,接受這個獎後,他會致力推動更好的作品面向世界,不負眾望。
古天樂拿著獎項,坐在舞台的中央,以與眾多粉絲為背景來個大合照,贏得了歡呼和掌聲,開展了「送院途中」的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