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市新增住院人數、呼吸機插管人數都呈下降趨勢。市長白思豪在9日的記者會上說,如果大家繼續嚴格遵守社交距離規定,到5月底6月初,疫情可能會趨於緩和,屆時生活也可以逐步恢復正常。
白思豪說,紐約住院人數和使用呼吸機的人數均有所放緩,說明居家避疫政策起到了效果。這是一種回落後還可能上升的疾病,不要放鬆警惕。
他呼籲民眾如果看到有人不遵守社交距離規定,請致電311舉報,警員將到場疏散,如果家人不遵守規定更要及時勸阻。但他也說至今大多數人都遵守或願意聽從勸阻,警員沒有開出很多罰單。
白思豪說目前疾病還在蔓延,4月份不可能有任何好轉,而是會很艱難。但民眾如果繼續嚴格遵守規定,到5月情況可能也會有所好轉,等待情況好轉的時候,首先要避免的就是疫情捲土重來。
他說疫情第一階段是病毒的廣泛傳播,這時候化驗能力不足只能優先危重病人和醫護人員。但第二階段,大約在5月低到6月時候,病毒將進入低水平傳播,這時候必須做到大規模擴大化驗範圍,做到隨時隨地都可以化驗,對所有可能暴露在病毒中的人進行化驗,無論是否有症狀。之後對感染病例進行追蹤監控,屆時將需要更多隔離場所,比如利用酒店房間,讓確診者可以更好隔離。
在這些前提下,可以適當放鬆管制政策,讓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但他強調必須等到每天的入院人數、進住加護病房的人數、確診人數這幾大指標在連續10天到兩周的時間直線下降,抗疫才能進入新階段,否則現行的避逸政策不會鬆懈。
從周一開始,市府將在網上實時公布上述數字統計,請民眾一起來監測和見證紐約市進入抗疫第二階段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