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會上,他們兩位就法拉盛社區關心的治安、街頭無牌攤販、花旗球場旁邊建賭場,以及無證移民湧入紐約市、非法大麻店等熱點問題陳述立場和觀點。
在個人背景上,白育青是註冊會計師(CPA),他1980年代隨父母從台灣移民來美,那時他8歲。他現任紐約臺灣商會會長、曾任法拉盛獅子會會長,這是他第二次參選法拉盛市議員;陳錦良在2004年底來美國,經營自媒體,美國華人正義聯盟創辦人,組織過抗議大學點男性遊民所、「巴黎貝甜」痰咖啡事件的示威。
在黨派上,白育青是在兩年前登記共和黨,陳錦良則是在今年1月份登記。白育青表示要在市議會推動健全的政策,對民主黨人施壓,以作出改變;他表示選擇他,即選擇了安全、優質教育、可負擔房和小商業的發展。陳錦良認為現在市議會被民主黨控制,在組成上應該要平衡;他的價值觀是自由、更好的生活、法律與秩序、平衡的社區。
在治安方面,對皇后區地檢推出的慣犯再次入店「警告書」,兩人都批評民主黨的政策。白育青認為「警告書」只是作秀,民主黨的政策如削資警察帶來了治安惡化;陳錦良則認為應更早地解決犯罪增加問題,而不是等到現在。
對於市議員黃敏儀清理街頭無證小販,兩位參選人皆認為需要長期解決方案,白育青強調與社區對話,以制定全面計畫,包括稅收、租金和許可費用等。陳錦良則強調「法治與秩序」,認為在重新安置小販之前應與他們對話。
對於在法拉盛旁邊的花旗球場(Citi Field)建賭場問題,白育青說他出席了「大都會」老闆科恩組織的會議,他認為在支持發展之前,需要解決交通、生活質量和賭博成癮問題,他強調社區參與和認識的重要性。他說:「我在當下是否支持?不。」但他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相信科恩會做得更好,「畢竟他們就在這裡生活。」陳錦良則旗幟鮮明地反對在居民區附近開設賭場,認為疫情已造成太多創傷,賭場距離市中心太近會造成更多問題。
對於非法移民湧入紐約市,他們兩人都認為這是聯邦層級的問題。白育青還表示自己也是移民,需要有同情心,市長應與州長有更好合作,爭取更多資金和資源來應對挑戰。陳錦良則對移民安置點對社區的影響表示擔憂,並認為要加強邊境安全。
在陳述觀點時,白育青顯得冷靜沉穩,陳錦良則略顯激動。
初選在6月27日,提前投票在6月17日,只有註冊為共和黨的選民,才能對白育青和陳錦良兩人的競選投票。共和黨初選勝出者,將在11月7日普選時,與競選連任的民主黨籍現任市議員黃敏儀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