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造價、高維護成本的超音速客機,過去因不符經濟效益,遭市場淘汰。歷經10多年的沉寂,美國現已著手開展3項鎖定頂級客群的小型超音速飛機計畫,預定2020年代中期讓超音速客機重返市場。
15年前,美國波音公司放棄開發「音速巡航機」(Sonic Cruiser),「協和號噴射客機」(Concorde)也在2003年結束載客服務。航太研究公司「帝爾集團」(Teal Group Corp)分析家指出,超音速客機的復興,最大挑戰不是機身的設計,而是經濟效益和發動機,「為了增進經濟效益,新開發的發動機必須要比協和號、戰機的發動機,噪音更低、燃油效率更高。」
日本航空公司和維珍集團近來宣布投資位於美國丹佛市的新創公司「轟科技」(Boom Technology Inc.),開發55人座的全商務艙超音速客機,目標造價為每架2億美元,目標巡航速度2.2馬赫(時速約2695公里);美國「史派克航空公司」(Spike Aerospace Inc.)也投入研製小型超音速客機,目標造價為每架1億美元,目標巡航速度1.6馬赫(時速約1960公里);它們都預定2023年開始載客服務。「轟科技」宣稱,已接到76張超音速飛機的訂單。
美國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和飛機製造商「Aerion」攜手研製的12架小型超音速噴射客機,則預定2023年試航、2025年投入市場,目標造價為每架1.2億美元,目標巡航速度1.4馬赫(時速約1715公里);發動機由奇異航空集團(GE Aviation)共同開發,以F16戰機和波音737的發動機為原型進行改良。Aerion指出,速度自1.6馬赫降至1.4馬赫,可省至少1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發動機也能有效降噪。
目前,一般商用客機的巡航速度約0.85馬赫(時速約1041公里),頂級噴射客機巡航速度約0.9馬赫(時速約1102公里)。「協和號噴射客機」過去的巡航速度則約2馬赫(時速約2450公里),比一般客機快1倍,來往英國倫敦、美國紐約的耗時少於3.5小時。不過礙於法規,超音速噴射客機的航路大多只能經水上,無法經由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