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里,很多她认识的人都热衷于谈论其他人的不幸,仿佛他们十分情愿伸手相助,实际上他人的不幸让他们很开心,因为这样他们便能自认为幸福,相信生活对他们更加慷慨大度。或多或少,人都是疯子。
不要成天想你会让别人不自在,如果其他人不喜欢,他们会提出来的,如果他们不敢提,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她生活中的一切没有任何变化,青春一旦逝去,就意味着将一天不如一天,老年期便会开始在她身上打上它不可逆转的印记,疾病来了,朋友们离去了,总而言之,继续生活下去不会增添任何新意,相反,忍受痛苦的可能性却大为增加了。
人不能惯自己的毛病。生活缺少意义的责任不在别人,而在自己。
我现在接受这个事实了。爱与恨,绝望与烦闷,日常生活的简单和琐碎,这正是人生的乐趣所在。我是个疯子,大概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疯,糟糕的是有些人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对别人的发号施令乐此不疲。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对于想要早点离开这个世界的生灵,他应该宽容一点,甚至是应该祈求我们的原谅,因为他毕竟逼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人间 … 生活就是如此,既不前进,也不会改变。我认命了。
灵修之路上最艰难的两次考验,一是耐心地等待正确时刻的来临,二是勇敢地不对遭遇的事情失望。
强迫自己与其他人一样才是个严重的病,因为这既违反了人的天性,又对抗着神的法则。在世界的每座森林里,每棵树木上,神创造的每片叶子都不尽相同。但是你却觉得与众不同是一种疯狂。
她自己谈不上很幸福,也谈不上不幸福,正因如此,她再也没法忍受这种生活。二十四岁的维罗妮卡厌倦了死水般的日子,于是决定服药自杀。醒来时,她却发现自己躺在一家精神病院,四肢捆绑、一丝不挂,并且患上严重的心脏病。并且——她被告之,她仅剩下最后一周时光。
我把我的灵魂留在了何处呢?留在了我的过去,留在了我所期望的那种生活之中。我把我的灵魂囚禁在那样的一个时刻里:有一个家,有一个丈夫,有一个我想摆脱却又从没有勇气去摆脱的职业。
只要保持一种 " 可控制的疯癫状态 " 就行了。你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啼哭、不安、生气,但是切不可忘记,你在空中的灵魂正对所有的困境嗤之以鼻。
此后便是等待着孩子们长大,整天都想要自杀却没有勇气去做。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我终于得出了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结论,它不会向前发展,一切都不会改变。于是我听天由命了。
她说自己谈不上很幸福,也谈不上不幸福。正因如此,她再也没法忍受这种生活。她的一生都在等待:等待父亲下班回家,等待恋人未到的情书,等待年末的考试,等待火车,汽车,电话,假期,假期的结束。现在她必须等待死亡,日子一到,死神便会到来。
摘自 / 保罗 · 柯艾略《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