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成千上万的抗议者走上世界主要城市的街头,要求在哈马斯以色列战争一周年前结束加沙和更广泛中东地区的流血事件。
据路透社报道,约有4万名亲巴勒斯坦的示威者在伦敦市中心游行,同时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巴黎、罗马、马尼拉、开普敦和纽约市。华盛顿白宫附近也举行了示威活动,抗议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和黎巴嫩的军事行动。
加沙战争的导火索是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哈马斯(Hamas)武装分子袭击了以色列南部,造成1200人死亡,并绑架了约250名人质(根据以色列的统计数据)。
以色列随后的军事进攻导致加沙近4.2万巴勒斯坦人死亡(据加沙卫生部统计)。这场战争摧毁了加沙地带,几乎使其230万人口全部流离失所,并引发了饥荒危机。
在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的首都雅加达(Jakarta),至少有1000名亲巴勒斯坦抗议者周日早上聚集在美国大使馆附近,要求美国停止向以色列供应武器。
周日还计划在多个城市举行更多的抗议活动。
周六,在伦敦,反对抗议者挥舞以色列国旗,亲巴勒斯坦的游行者从旁经过。据警方称,抗议活动中共有15人被逮捕,警方没有说明被拘留者来自哪个团体。
在罗马,警察发射了催泪瓦斯和水炮,因为在冲突爆发后,约有6000名抗议者不顾禁令,在市中心游行,迎接10月7日周年纪念。
在柏林,约有1000名示威者挥舞着巴勒斯坦旗帜,喊道:“一年的种族灭绝。”加沙的战争导致以色列在国际法院面临种族灭绝指控,以色列对此予以否认。
德国的示威者还批评了针对亲巴勒斯坦抗议者的警察暴力行为。以色列的支持者在柏林抗议反犹太主义的上升。警察和亲巴勒斯坦抗议者之间爆发了冲突。
在过去的一年里,加沙的杀戮和破坏规模引发了近年来一些全球最大的示威活动,包括在美国,那里连续几周有亲巴勒斯坦的大学校园抗议。
倡导者对一些与冲突相关的抗议和反抗议中出现的反犹太和反伊斯兰言论表示担忧。人权倡导者警告说,全球范围内对穆斯林和犹太人的威胁正在增加。
美国和其他盟国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但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以及对黎巴嫩的轰炸却受到了广泛的国际谴责。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他的政府正在采取行动,防止哈马斯在10月7日袭击的重演。
加沙的战争已经蔓延到该地区,吸引了伊朗支持的黎巴嫩、也门和伊拉克的团体。以色列在最近几周大幅升级了在黎巴嫩的行动。伊朗本周向以色列发射了一连串导弹,以色列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在巴黎,黎巴嫩裔法国抗议者侯萨姆·侯赛因(Houssam Houssein)说:“我们担心一场区域性战争,因为目前与伊朗,或许还有与伊拉克和也门的紧张局势。”侯赛因补充道:“我们真的需要停止战争,因为现在已经变得无法忍受了。”
在马尼拉,活动人士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因为他们被阻止在菲律宾首都的美国大使馆前举行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示威活动。
(编译:CSW)
-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周六回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乡村地区,这里是他险些被暗杀的地点。在距11月5日大选还有一个月之际,他在这一关键的摇摆州向大批群众发表了演讲。
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在登台时仿佛自己是在继续那场被中断的演讲——他在7月13日的演讲中耳部被子弹擦伤。
在演讲的中途,特朗普邀请了他的强大盟友——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兼社交媒体平台X的拥有者马斯克上台。这是马斯克自7月13日支持特朗普以来首次出席其竞选活动。
马斯克激动地跳上了舞台,双臂高举。
“真正考验一个人品格的是他们在压力下的表现,”马斯克说,并称这次选举对特朗普来说是“必须赢得的局面”,并呼吁在场观众登记投票。
“让你认识的每个人都去投票,”马斯克说。
特朗普向消防员科里·康帕雷托致敬,康帕雷托在枪击事件中被射杀,另有两人受伤。
当时针指向6点11分时,也就是7月13日枪击发生的确切时间,特朗普呼吁默哀片刻。随后钟声敲响了四下,象征着四名受害者,包括特朗普自己。
在演讲中,特朗普阴暗地暗示他面对的是比外国敌人更危险的“内部敌人”,但没有提供证据。关于枪手,他说“一个冷血的刺客试图让我噤声”,但“没能阻止我们的竞选活动”。
(编译:SW)
两华裔于10月5日深夜遭遇了令人震惊的随机枪击事件。两名受害人深夜离开法拉盛驱车回长岛途中,车辆行驶至495高速路32号出口附近时,无端被自动步枪随机扫射,车身上留下20多个弹孔,前后车门、后车玻璃都留下了触目惊心的射穿痕迹。两名受害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万幸的是两人都保住了性命。
据受害者吴先生(化名)回忆,他和一位朋友当晚11点在法拉盛参加完聚会后,驾车返回长岛。11:20分左右,在行驶至495高速公路32号出口附近时,一辆白色或银色小车突然靠近,车内人员使用自动步枪对准吴先生的车辆进行了随机扫射,留下了20多个弹孔,导致两人均受伤,其中一人眼部受伤严重,另一人的手臂也被玻璃碎片或流弹击中,两人目前均在医院接受治疗。
吴先生表示,他们当时在495高速路的左边快车道上正常行驶,没有任何异常行为,这起突如其来的袭击让他们至今心有余悸。事发后,警方迅速到场并开始调查此案。一名白人卡车司机作为目击证人为警方提供了线索。警方也呼吁知道任何与此事相关信息的民众能提供任何可能的信息。
此次枪击事件再次引出了关于纽约市枪支管控和治安问题。“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尽管数据显示纽约州及纽约市的枪支暴力事件均呈下降趋势,但对于遭遇此事件的吴先生来说,这次事件几乎成了灭顶之灾。受害者要求警方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确保民众的安全。
仍躺在病床上的吴先生和他的朋友希望警方能尽快破案,将罪犯绳之以法,还给社区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民众不再因无端的暴力而感到恐惧。
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本报会及时跟进最新消息。

- 华埠坚尼路(Canal St)夹茂比利街(Mulberry St)周日下午发生持刀抢劫案,两名涉事男子被市警五分局警员当场抓捕。
根据警方消息显示,6日下午三点三十七分左右,两名男子于华埠坚尼路夹茂比利街路口处当街试图抢劫一名男子,在抢劫过程中其中一名嫌犯拿出了刀具,持刀继续威胁受害者交出财物。市警五分局距离事发地仅两个路口,在收到报警电话后警方派出多名警员立刻赶赴现场,立刻逮捕了两名嫌犯。其中一名嫌犯在被逮捕前试图驾驶其停靠在坚尼路中间的银灰色的轿车逃跑,而警方在其汽车旁将他逮捕归案。
警方表示,两名嫌犯分别为一名24岁的不明身份男子及一名25岁的不明身份男子,两名男嫌均为深肤色,受害者男子年龄不详。

- 一对闽籍夫妇去年底走线来美打拼,两个月前丈夫突然病发诊断出癌症晚期,现已出院在家接受安慰性化疗。夫妻俩在老家还有一双稚龄儿女和年迈父母,家里顿失顶梁柱,生活和经济陷入困境。美国纽约华人联合会目前正在社区内筹募善款,希望助乡亲渡过难关。
6日下午,两夫妇中的妻子陈妹莉和他们的家庭医生鲁玲来到美国纽约华人联合会求助。陈妹莉介绍,丈夫王杰今年33岁,是福州长乐人,他俩在国内恋爱结婚,育有一个12岁的女儿和一个10岁的儿子。去年,两人一起冒险走线四个月,才于12月初到达美国,一心想着辛苦做工、省吃俭用,好赚钱补贴家里,给小孩更好的生活,哪知竟遭此晴天霹雳。
今年8月18日左右,丈夫吹风感冒后一直不好,还感觉腹部疼痛肿硬,最开始医生说是胆囊炎,吃了消炎药还是疼痛难忍。夫妻俩之后又找到鲁医生,一看检测结果就让丈夫直接去医院,最后在玛摩利医院诊断出直肠癌晚期,并且大面积转移扩散到肝脏,且有腹水和黄疸。院方认为病情严重,已经没有手术的必要,就让丈夫出院回家,进行安慰性的化疗。
妻子哭诉:丈夫患癌后卧病在床,整个人瘦成皮包骨,每天痛不欲生,只能靠吃吗啡止疼,而且精神格外紧张焦虑,常常忍不住一个人拿着化验单反复翻看,还特别思念家乡的两个小孩。为了照顾丈夫,她也无法继续做工,两人失去了收入,现在连吃喝房租都成了问题,更不要说还欠着十多万元偷渡费,处境十分艰难。
美国纽约华人联合会得知此事后,有多名会员前往夫妻俩的租屋探望,为患病乡亲打气。周日,陈继华会长和黄启旺、陈旭、郑修淦等骨干也在会所接待前来求助的家属,并呼吁社区各界慷慨解囊。
黄启旺表示,两夫妻来美仅10个月便突遭横祸,当下最要紧的是为他们筹措一笔善款以解燃眉之急,之后可以考虑再到表维等公立医院尝试治疗,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该会目前已在微信群上开展募捐,短短三天内收到近40位乡亲捐赠的近二万元善款。由于两夫妻在纽约没有银行户口,该会已征得其同意代为接受支票,兑现后再将现款转交给他们。有意捐款的善长仁翁可邮寄支票,抬头:American New York Chinese Association,备注栏注明:捐助王杰,寄往:51037th Avenue,Brooklyn,NY11220。

- 中华美国侨社近日在纽约举行了庆中国国庆贺中秋暨广东美国侨社新届就职晚会,250多位侨团侨领和社区政要欢聚一堂,共庆三喜临门。
中华美国侨社创社主席、总策划黄子牧在晚会上致开幕辞对出席的各位嘉宾表达敬意,并说侨社将继续秉承办社宗旨,服务华侨华人,弘扬传统文化,开展有益身心的各项活动。主席刘锡枢致辞时表示要狠抓工作落实,善于将侨社蓝图变成现实,开创新局面。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刘兵、向裕韬领事也应邀出席晚会,并向侨社授旗。刘兵领事表示,中华美国侨社致力服务华侨华人,同时也在支持祖籍国抗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组织中学生参加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夏令营等人文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今后一如既往,为中美友好交流继续努力。在授旗后黎德豪主席代表新班子表达了继续服务侨社的决心。
当晚侨社文化艺术团、华夏歌舞团等带来精彩的艺术表演。州众议员郑永佳向侨社颁发了表扬状,感谢该机构为服务社区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