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的講座主題是「蕭邦的巴黎與拿破崙的華沙:纏綿悱惻的異國情結」。蕭邦(Frédéric Chopin)是生於波蘭華沙的鋼琴家,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則是法國的軍事及政治領袖,而對他們感情生活影響巨大的女人則剛好分別來自法國與波蘭。

雲中君(David Yun)博士介紹,蕭邦與法國女作家喬治桑(George Sand)長達九年的愛情故事中,喬治桑宛如「保姆」般地呵護這位身體羸弱、個性怯懦的音樂天才,促成他創作不朽的樂章,並進一步探討蕭邦對愛慕的女子的感情,融合在他創作的鋼琴曲中。
拿破崙在征服歐洲途中愛上了蕭邦父親的學生瑪麗‧瓦萊夫斯卡(Marie Walewska)。這位接受法國高雅教育的21歲伯爵夫人,波蘭全國上下殷盼她「為國捐軀」,從而促使拿破崙協助波蘭建立華沙公國,間接促進了波蘭的部分獨立與自主。當拿破崙被流放到厄爾巴島時,瑪麗‧瓦萊夫斯卡也是唯一前去探望他的情婦。
華文作家協會會長鄭啟恭介紹,雲中君博士於70年代留學法國,並獲得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的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紐約華僑文教中心主任。他的興趣愛好業餘研習各國歷史語文,藝術文化,佳餚美食,甚至旅遊園藝。他以累積的研究成果,融合成了法國文化系列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