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反向春运”:史上最大规模人口迁徙逆转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19-01-13 08:27:05 ]


一年一度,又到了打点行囊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你还在为春运火车票焦虑么?你还在注册各种抢票软件,捕捉稍纵即逝的©网之“票”?你还在高昂的返乡机票前心情沮丧么?想想十年前广州火车站前的人山人海,想想北京站前万人空巷的排队购票情景吧,一切都会释然。并且,到大城市“反向团圆”人群大幅增加,回家乡外,你又有了新的选择。 

 

2012年春运期间,我曾经在专栏里写下过这样一句话:当春运人流随着滚滚列车穿山越岭的时候,很多人会意识到,铁道部曾经给予的期许——像坐公交车一样坐火车,在春节前后也无需为车票焦虑——很难实现。这一全球范围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带来的“春运综合征”,曾经被用多种方式解读,被多种方法解决:如提倡当地过年,如火车票加价,如建设高铁,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办法奏效。 

那一年,春运客流发生了一次“井喷”,首次突破30亿人次大关,达到31.58亿人次,比2011年增长9.1%。据统计,春运人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年平均增长5.6%。8年后的今年的春运,初步预测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人数反而少了,意味着曾经困扰着全国人民的春节大迁徙问题,已经不再严峻了。 

 

2012年的高增长,看似偶然,其实有着必然的原因。2011年6月30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年底广深高铁开通营运,广深高铁与此前开通武广高铁联通,为珠三角返乡旅客提供了一条大流量的疏散渠道。交通的供应出现了松动的信号,铁路票不那么难买了,消费者很敏感,他们迅速抓到了供求上的微妙变化,那些过去因为买不着票就放弃了的探亲需求,那些被压抑的潜在的需求突然释放了出来。 

 

“回家”是不是一种商品?多年前随着“春运综合征”日趋严峻,国人开始讨论春运的经济学属性。经济学研究的是对稀缺资源的管理,在经济学看来,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其所有成员都提供其最理想的生活状态,而调整一般资源的分配,最好的办法是启用价格杠杆调整供求。春运火车票价曾经被加价20%,一场供求改革开始,不过没坚持两年,春运火车票恢复原价。“回家”被赋予了如此多的人文内涵,民众拒绝将其视为普通商品,至少作为廉价流动方式的火车,被赋予了公共服务的属性。于是,旅客们把时间精力用在排队、托关系、找黄牛上,大量社会资源被浪费掉。 

 

铁道部把高铁“大跃进”当做放大运力的方法,可谓“一石三鸟”,既解决了运力缺陷,又合情合理地提高了票价,还帮助地方政府释放基建冲动。中国人是举世公认的“基建狂魔”,即使最大胆的的猜想,那时的人们也没料到“铁公鸡”建设带来的供给和需求上质的飞跃。随着第一阶段“四纵四横”高铁规划的建成,2015年,我观察到的完全是不同的图景了。春运大幕拉开,万人挤破火车站护栏的局面没出现,却出现了一列临客只坐一乘客的“奇葩”镜头,诸如北京到哈尔滨、到成都的“秒光”线路还有余票。最能反应紧缺经济的春运火车票也供需平衡了。全人类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曾被认为是“无解”的难题,中国式的产能扩张却奏效了。 

可是,若以满足春运客流为标准兴建铁路网络,也势必造成基建资金的巨额浪费。全年路网的满负荷运输不过40天左右,剩下的320天的运力被闲置。当春运也不再是紧缺商品,这意味着春运 40 天之外的 320 余天里,全国交通资产中已有一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又因为春运的单向流动特点,春运期间铁路的产能也有一半是浪费的,年前是返城的运力闲置,年后是回乡的运力闲置。 

 

这些过剩了的产能,又该如何利用?如何盘活闲置资产,创造出利润增长点,铁路在竭尽所能,如开通短途城市火车,与地铁抢生意,争取日常通勤旅客。开通夜行卧铺高铁与航空运输争旅客也是一种。可和春运回家过年的刚性需求比起来,新增的试探性服务吸引到的客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终于,今年的春运,我们看到铁路部门平衡春运期间运力的新尝试,铁路上海局推出31趟列车折扣票,最低6.5折,以吸引旅客错峰出行,“反向”团圆。 

 

中国已经从一个资源紧缺型的国家,转变为产能过盛的国家了,很多围绕着紧缺经济而形成的商业逻辑都过时了,需要重建新的经营思维。铁老大在这方面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甚至可以说是迟钝的后来者。航空公司最早放开了竞争,它们利用春运的人流大赚其钱,也懂得利用价格杠杆吸引旅客,填补闲置的运力资源。其次是居民,当他们看到错峰出行,反向“团圆”的高性价比后,也开始调整假日安排,一线城市的团聚渐成趋势,而作为后来者的铁路,只能算是后知后觉。 

心安处即是故乡,何况大拆大建后的故乡早就没有了儿时的记忆。与其花上大价钱回乡,在定居了的城市团圆不失为一项明智的选择。何况越来越多的人在都市里扎下根来,早没有了移民心态。 

80后们又多是独生子女,昔日宗族式家庭多转化成了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或421的金字塔式,小家之所在,即大家之所依。不难想象反向团聚,只会越来越普遍,春运之难题,求解起来越来越容易。
上一篇:紐約市民卡拟加銀行晶片 移民担忧泄密
下一篇:雇员白宫门前集会 抗议政府关门欠薪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