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會議的有法拉盛的社團、僑團負責人、商家超市負責人等,人數約50人。
法拉盛華人(工商)促進會首席顧問杜彼得發言說,亞平會的發展壯大是靠服務亞裔社區,拿到不少政府經費,那麼在法拉盛的鬧市區建一個庇護所這麼大的事情,是不是應該在道義上要舉行一個公聽會進行解釋,聽一下社區的意見?而不是「罔顧社區感受」,「幾個人閉門造車」。另外,不管改名叫什麼「家庭中心」(family center),「shelter(庇護所)就是shelter,沒有區別。」

與項目選址同一條街斜對面就是富頓集團(F&T Group)的高檔公寓「新廣新天地」(Tangram),杜彼得說,他與富頓集團負責人李信億溝通過,「李信億說我們是有贊成這個項目,但那時是說要蓋老人中心或可負擔住房。」對此,杜彼得說,老人中心、可負擔住房與庇護所是兩回事, 「我們想知道,F&T是不是承包商?如果是,合同寫的是什麼,是建老人中心,還是建shelter?」
律師孫瀾濤認為,這個項目要有正當程序,要透明,要求該項目暫停。
溫州籍地產開發商、中美商會創會會長傅林敏芝說,聽說資金方面來自紐約市政府,亞平會租給政府30年,30年以後這個建築還是會屬於亞平會,既然這個項目是屬於紐約市政府,那麼大家有權知道這個項目的詳細計畫。
顧雅明:地塊是亞平會的 它可自行決定

顧雅明解釋說,多個月前,亞平會打電話給他, 說要和紐約市遊民服務局(DHS)開發一個transitional(過渡性)住房,提供家庭服務,就是過渡性的家庭服務中心,是提供給有需要的家庭住的,居住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年,政府再為他們找可負擔房,這些人是有家庭的,不是普通的流浪漢,也不是吸毒、有暴力行為的人 ,「人都有低谷的時候,這時需要有人去照顧他們。」
顧雅明進一步解釋說,亞平會使用的是它自己的地塊,只要符合當地的用地規劃(zoning),他們就可以做,不需要經過他或市議會同意,「他們告訴我也是禮貌上告訴我。」顧雅明又說,更多的細節應由亞平會來說明。
亞平會:是建過渡性住房 由市府合作單位運營
亞平會7日發表聲明說,社區中有陷入困境的家庭,不得不住進酒店或非法地下室,為了更好地支持這些家庭,並更廣泛地解決影響家庭穩定的住房危機,紐約市遊民服務局 (DHS)將在亞平會為業主的大學點大道39-03號開發一個過渡性公寓型住宅(transitional apartment building ),可容納90個家庭,他們可在這個公寓平均居住一年或更長時間,同時獲得適當的支持性服務。
亞平會說,「該項目為一些家庭提供從無家可歸的經歷過渡到傳統可負擔住房的途徑,滿足社區的巨大需求。」
亞平會並表示,該項目的運營單位是與市府合作的非營利服務提供商「城市資源研究所」(Urban Resource Institute)。
黃敏儀:希望亞平會澄清一些問題

法拉盛第20選區當選市議員黃敏儀(Sandra Ung)致信亞平會共同行政總監俞思亮、孫慧君表示,社區中許多人對大學點大道39-03號項目感到驚訝和震驚,希望亞平會承諾與社區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並使相關利益者了解項目進展。
黃敏儀還希望亞平會澄清一些問題:項目目前處在哪個階段?是否與市府機構或其他負責人簽訂了書面協議/合同?已經和誰商定了什麼?還在討論什麼?誰是物業的所有者?建成後誰將運營?在合同結束時,所有權是否歸還給亞平會?有傳言說該項目可能被改造成可負擔住房?是否存在可能改造成可負擔住房的書面協議?如果有,是怎樣寫的?如果按計畫進行,預計何時開始施工?時間進度是怎樣的?住戶什麼時候搬進來?
備受社區關注的法拉盛39大道家庭式遊民收容所計劃( 39-03 College Point Boulevard),亞洲人平等會7日發出正式聲明。另外,法拉盛候任市議員黃敏儀昨日亦發出許多遊民收容所的質疑,指出亞平會必須以公開透明來向民眾交待計劃的詳細內容。
亞平會聲明指出,在疫情流行期間,該會一直致力於關懷社區對住房的關鍵需求,讓數百名法拉盛居民安全地住在可負擔的房屋中,向低收入、老年人與陷入困境的小企業提供緊急援助。還致力於為社區中最脆弱的家庭提供經濟適用住房。
對於社區中那些陷入困境的家庭來說,他們經常不得不擠進酒店或非法地下室。為了更好地支持這些家庭,解決法拉盛的住房危機,紐約市社會服務部(DHS)將在亞平會擁有的 39-03 College Point Boulevard 開設一棟過渡公寓樓(transitional apartment)。
指為困境家庭提供解決方案
該樓房設施專為困境的家庭提供解決方案,為他們提供重新站起來的穩定性和資源。該項目將為遇到短期困難的家庭提供尊嚴和正常的生活。樓房可容納我們90個家庭,他們平均在公寓中居住一年或更長時間,同時獲得適當的支持服務,特別是亞洲各種方言。該項目為家庭提供從無家可歸的過渡到傳統的經濟適用房的可行途徑。
亞平會的宗旨是致力於支持社區的需要,與具營運豐富的非營利服務「城市資源研究所」(Urban Resource Institute)與市府合作,將有效運營收容所,為皇后區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服務。
另外,候任法拉盛市議員黃敏儀也去信亞平會兩位共同行政總監,要求提供對收容所建造項目透露更多信息。
黃敏儀表示,社區許多人都對39大道建設收容所的計劃感到震驚,儘管大家希望建造更多經濟適用房,為弱勢人群提供服務,但許多市民是通過報紙不同報道才知道有關提交的許可證,這導致了許多問題和謠言。
作為來任市議員,她希望亞平會有必要向社區進一步澄清及交待,包括項目現在哪個過程中?項目完成了嗎?這個項目是正確的嗎? 亞平會是否需要紐約市議會的批准才能推進該計劃?亞平會是否與市府哪機構或其他負責人簽訂了書面協議或合同?已經和誰協商了什麼?
據她了解,這個項目專為家庭提供住房。這是否已達成一致的協議?家庭的定義是什麼?社區如何保證在協議有效期內將其作為家庭住房保留?該設施將提供哪些直接服務?那個服務單位提供幫助家庭暴力倖存者?協議中是否有寫明選取入住家庭的條件?
黃敏儀又問,誰將是該物業的所有者?誰將運營該設施?在合同結束時,所有權是否會歸還給亞平會員?
她指出,關於該項目可能被改造成經濟適用房的謠言已經流傳,是否有任何關於可能改造成經濟適用房的書面契約?如果是,該協議的措辭是什麼?如果按計劃進行,預計何時開始施工?預計的時間表是什麼?住戶什麼時候開始搬進來?
這些都是社區民眾關注的疑問,黃敏儀最後還要求亞平會承諾與社區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並使所有利益相關者了解項目的推進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