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15日造訪白宮,與拜登總統發表「華盛頓聲明」,雙方結為氣候與能源夥伴關係,重申對就中國議題交換意見;梅克爾說,雙方對此有很多共識,中方在很多領域是競爭對手,與中國的貿易行為須建立在一個公平競爭環境的前提上,這也是歐盟與中方貿易協定的背後推動力量。
梅克爾表示,雙方談論勞動標準、在半導體等新興科技的合作、管理互聯網等議題上,尋求達成一致的可能;希望德國、歐盟與華府協調對中策略,例如勞工權益、貿易和網路安全;彼此對中政策基礎應基於共同價值觀。
拜登說,當大家眼見中國和其他國家破壞自由開放的社會,「我們團結在我們的承諾之下,應對民主倒退、破壞、虛假民粹主義等問題。」
拜登在記者會說,美國政府明天將宣布一份對香港的商業資訊公告,香港情勢惡化,中國並未履行對香港的承諾,因此美國提出的這分公告,更像是對香港可能發生什麼事情的建議。
美國政府13日才聯名發表「新疆供應鏈商業資訊公告」,公告中建議美國公司確保其供應鏈和投資不涉及新疆強迫勞動,否則可能面臨法律風險。
梅克爾將在9月德國大選後卸下總理職務,她接任總理16年,歷任四位美國總統,是德國任期第二長的總理;梅克爾與美國前總統川普齟齬不斷,梅克爾此行修復美德領導人關係;美聯社報導,拜登感慨說,會懷念與梅克爾的峰會;而梅克爾則多次稱呼拜登為「親愛的喬(Dear Joe)。」
會後的成果清單說明美德建立氣候與能源夥伴關係,聲明列舉美國過去批評中國對全球造成的挑戰。
根據兩人共同署名的「華盛頓聲明(Washington Declaration)」,美德將密切合作促進世界和平安全與繁榮,捍衛人權價值,協調一致行動拒絕及應對侵犯人權的舉措。
聲明重申對北約集體防禦的承諾,並指所有國家都必須在不受外國干預、脅迫或支配的狀況下,自由決定其政治未來;強調航行與飛越自由符合國際法規範,並深化夥伴關係,應對包括網路威脅、能源安全、假訊息、貪汙、民主倒退與干預選舉的挑戰。
拜登再提「北溪二號」問題,向梅克爾關切這條將完工的由俄羅斯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說,雙方均同意不會讓俄羅斯挾能源為武器;美德並未就北溪二號取得明確進展,不過在聲明中提到,美德將抵制能源武器化流動的意圖。
「好朋友可以有不同意見。」拜登在會後記者會說,美德將持續與北約東側盟友,對抗俄羅斯侵略。
此外,在梅克爾要求下,拜登表示,美國新冠肺炎工作小組將會討論鬆綁歐洲旅客赴美的限制,未來一周可能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