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白思豪在9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紐約疫情指數已經連日出現令人憂心的增長,第二波疫情可能近在咫尺。他呼籲民眾繼續嚴格遵守抗疫規定,節假日期間避免出行和室內聚會,否則如果疫情大範圍反彈將對經濟造成致命性打擊。
根據市府的最新統計,紐約市單日新增疑似新冠住院病例為71人,低於200人的警戒線,其中確診率為29.58%。白思豪說這一數字目前保持穩定,但隨著病例的增多,住院人數也會增長。七天日平均新增病例指數卻顯示了令人憂心的情況,最新日平均新增病例為779例,已經遠高於550例的警戒線,而且在過去一周左右的時間裡,這一數字已經連續高出警戒線。
白思豪說,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化驗人數增多,但也反映了感染人數確實也在增加。全市單日化驗確診比例為2.36%,相對於5%的警戒線,這一數字已經很值得引起警惕。七天平均確診比例為2.21%,這也是最近一段時間裡的最高峰值。
另外市衛生局根據郵編地區統計的疫情指數昨日也在網上推出(https://www1.nyc.gov/site/doh/covid/covid-19-data.page),網站上可以按照郵政編碼查到各地的七天平均化驗確診比例、化驗人數和確診人數。
根據網站上的數據,全市化驗確診比例最高的地區是郵編10307的Tottenville地區,確診比例高達6.57%。最低的是郵編10007的翠貝卡和10464的City Island地區,確診比例均為0%,接下來是郵編10003的東村、格林威治村地區,確診比例僅為0.44%。
不能控制恐經濟停滯重來
華人聚居地區郵編10002的華埠和下東城地區確診比例為1.58%,郵編11354、11355的法拉盛地區確診比例分別為1.37%和2.29%, 郵編11232和11220的日落公園地區確診率分別為1.91%和1.82%,這些地區的確診率在全市均屬中低水平。
白思豪說,紐約市目前並沒有發現主要餐館、酒吧或聚會感染源,沒有超級傳播者,這波疫情反彈更多是分散式的感染,與天氣轉冷人們進入室內活動以及全國性的疫情反彈有關。市府的數字顯示全市有10%的新增病例是外來輸入,5%是人口聚集導致。
白思豪說紐約目前面臨危險狀況,第二波疫情近在咫尺,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恐導致學校關閉經濟停滯的噩夢重來。他呼籲民眾節假日不要出行,不要舉行聚會慶祝,在公共室內活動也要戴上口罩。必須出行者回來應該嚴格遵守抗疫守則,在家隔離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