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标志性老店“美丽华茶餐厅”位于勿街41号的新址26日(周六)盛大开业,开门第一日门外顾客已排起长龙。
作为华埠的地标性经典老店之一,美丽华以其售卖的平价传统港式叉烧包与奶黄包闻名,还售有肠粉、蒸包、点心、粥面饭等各类粤港风味小食,深受当地社区居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的喜爱。
美丽华于1968年由来自广东台山的陈氏夫妇开设。夫妇二人在1943年抵达美国后,在面包店工作并接受烘焙训练时学会了制作各种烘焙食品。在攒够了开店资金后,夫妻二人与其友人共同开设了美丽华。
该店旧址位于摆也街(Bayard St)62号,数十年来都是居民的喜爱去处,也是多代华人移民共同分享的美味记忆。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的迅速传播,美丽华也名声大噪,成为了游客前往华埠的观光打卡必去之地。随着越来越多的顾客前来,美丽华店外也常常排起长龙,时常造成人行道阻塞导致居民行走不便。
在去年华埠传统饼店凤凰饼家关店后,美丽华租下饼店旧址,并开始策划搬至勿街41号位置。新址面积接近5000平方尺,门外人行道也更加方便食客排队等待。26日隆重开业后生意依旧如此前一样兴隆,直至当日晚间顾客还在店外排起长龙。
在为了方便布碌仑八大道华社的居民和小商家获得服务,由市议员庄文怡推出的移动办公室(MOBILE OFFICE)将从8月1日(周五)启动,她吁请需要帮助的华人和小商家可就近前往获得服务。
据悉,市议员庄文怡在八大道华社推出的移动办公室设在布碌仑60街742号,办公时间为每周五上午10点至12点,届时有庄文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现场为民众和小商家服务。
据庄文怡表示,她开设在八大道华社的移动办公室是借用侨团的办公室,方便当地的老人家、居民和小商家获得服务与帮助。尤其八大道是典型的小商家社区,她希望通过该移动办公室能就近帮助更多的小商家。而每周五在该办公室服务大家的工作人员会讲国语、粤语、福州话和英语,有需要的民众请充分利用。
据介绍,有需要帮助或遇到困难或有疑问的民众和商家,无需预约,可直接前往该移动办公室求助,获得服务与帮助。
纽约市警109分局26日深夜在皇后区大学点查获一辆装有巨大音响设备的车辆,并将持吊销驾照的驾驶人当场逮捕。109分局局长科尔曼(Kevin Coleman)表示,此举让社区居民得以安睡。
据悉,该辆车辆因非法改装音响设备并在住宅区制造巨大噪音,引发居民投诉。109分局警员迅速出动,成功将车辆扣押,并依法处理违法司机。警方呼吁市民如遇类似噪音扰民问题,可及时报警,警方将依法处理,共同维护社区宁静。
当支持者在布碌仑八大道为市长亚当斯竞选连任造势时,来自布碌仑U大道反对游民所的民众和八大道居民则在马路对面举着各种抗议牌子,针锋相对地表达对游民所的反对和抵制亚当斯连任纽约市长。
当天因怕下雨,主办方将为亚当斯在八大道举行的造势大会提前至中午12时,而闻讯的抗议民众也提早赶到现场,在马路对面的加油站前拉开横幅,手举着“不要游民所”、“不要亚当斯做市长”等抗议牌子,对亚当斯连任表达反对。
起初辖管的警局只派来几个警员在现场维持秩序,后来抗议民众不断增多,警方又调集来不少警力,挡在抗议人群的前面。
当支持者在造势活动上对亚当斯三年半任期的工作给予赞扬时,马路对面的抗议者则敲击着抗议牌子,不断高呼口号,反对亚当斯在南布碌仑华人社区修建游民所。
出现在抗议人群里的州众议员郑永佳对亚当斯来八大道造势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里的民众不欢迎他,亚当斯现在就应该解决游民所问题。”郑永佳还表示,亚当斯民调现只列第四,说明纽约人对他没信心,他不能再当四年市长,而共和党市长候选人斯利瓦(Curtis Sliwa)才代表社区。
表演团队合影。
由纽约市老人局主办的年度“才华永恒”(Talent is Timeless)才艺大赛近日启动,法拉盛区域赛21日上午在华策会福寿老人中心举行,15支来自不同族裔社区的队伍登台献艺,展现长者风采。
“才华永恒”是市老人局一年一度的大型长者才艺赛事,由全市各老人中心选派代表参赛。比赛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区域预赛,随后举行五大区区赛,最终进入全市决赛。赛事旨在鼓励长者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展现退休生活的多彩面貌。
在法拉盛赛区的比赛中,华策会(CPC)福寿老人中心中国音乐队以精彩的国乐演奏获得冠军,韩裔社区服务中心的传统扇子舞与韩国POP Dance则分获亚军与季军,表现同样亮眼。
福寿中心中国音乐队队长邓治平表示,退休之后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不仅丰富了生活,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我们没有把年龄当作问题,而是专注于如何努力提升。乐器需要时间磨练,每个人都很投入,关键是大家开心。”
徐涛和学生在一起。
徐涛很早就表现出了“科学刺儿头”的特质:24岁,他指出进口膜片钳仪器系统中的一个“bug”,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E·内尔(E. Neher)教授的青睐。内尔教授后来指名邀请徐涛到其实验室进行联合培养,1年后,他在内尔教授实验室又质疑了内尔本人的一个系统设计错误。
他的履历表也被很多人称作“亮瞎眼”。30岁,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33岁,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34岁,他担任科技部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总经费达2500万,将如此重大的科研任务交给一个年仅34岁的科学家,在科技部也不多见。2007年至今,一直担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
44岁,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科学家班主任,对本科学生比对自己的硕博研究生还要偏爱。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多来体验,自费请学生吃饭,带他们打真人CS,他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爱上科研。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自1986年成立以来30年获得经费最多的科学家排行榜,他排在生命科学部的第二名,共获得11个项目的资助。
凭什么质疑诺奖得主
有人说,徐涛如果不在本科学习中打好数理基础,他根本不敢质疑内尔。
1994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1991年)内尔博士访问华中理工大学,24岁的徐涛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博士生,给内尔演示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指出当时从国外进口最先进的膜片钳设备中(由内尔教授发明)有一个软件,存在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这个软件是用来对实验样品检测、分析的。但是有一个背景干扰没有去除掉,将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徐涛说。
徐涛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由于本科专业是自动控制工程,他对于程序编写也很擅长。所以,他就直接把这个有问题的软件给修改了。徐涛的能力给内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5年底,他邀请徐涛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简称:马普所)的实验室接受联合培养一年。
上次的软件修改只是一个优化,在马普所,徐涛开始大放异彩。
徐涛去内尔实验室时,内尔已经不亲自做实验了,他把自己的实验台给了徐涛,要徐涛把实验台拆了,重新搭一套具备先进光路系统的膜片钳设备。
徐涛把这套复杂的系统完全组装起来了,还发现了内尔教授原来的设计有错误。“刚开始我指给他看,内尔还不是很相信。后来我又给他说,他想了几天,说我是对的。”这样的纠错让内尔更加认定了徐涛的科研潜力,也把更多好的科研项目送到了徐涛手里。1998年和1999年两年间,徐涛在内尔的指导下在《Nature Neuroscience》《Cell》《EMBO》杂志上共发表三篇论文,其中两篇是第一作者。
在马普所跟国外学生相处时,徐涛发现国外生物学专业的学生,知识面很宽广,数理化、计算机等各方面的训练都很扎实,尤其是程序写得很溜。相对而言,国内学生物的学生,在数学、物理、编程方面的训练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徐涛组装内尔教授的那套系统时,涉及很多计算和光学系统的知识,如果他数理基础不好,就很难理解光路设计等。系统组装完后,徐涛和一个数学专业的伊朗学生搭档做“细胞内钙缓冲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的课题,要做非常复杂的计算分析。徐涛表示,“亏得在大学里面认真学了微积分,不然很难看懂伊朗同学的数学公式。”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中,纯粹的科学发现所产生的成果仅占1/3,因仪器、手段及工具创新而取得的成果约占1/3,此外,由方法、思路创新取得的成果也约占1/3。就像内尔教授因膜片钳技术获得诺奖,他让整个细胞膜离子通道研究领域前进了一大步,全世界很多实验室都在用他的技术。又如2014年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徐涛认为生物学研究要想整个领域往前走一大步,就需要有新技术新方法的突破。
2009年9月10日,中科院成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仪器与技术创新中心,徐涛任中心主任。近20年来,徐涛一直致力于膜转运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在囊泡转运领域做出了让外国同行敬佩的系统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