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週四,紐約市有1562人死於新的冠狀病毒。 在過去的兩天內,有近500人死亡。
市長白思豪援引新加坡和其它國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無癥狀者可能是導致病毒傳播的原因,因此更新防疫指南。「我們建議紐約人在外出時,和週圍有人時要蓋住自己的口鼻。這是減少社區傳播的一種簡單方法。」白思豪說,大家可以用頭巾、圍巾、或家裡任何可以阻止空中飛沫的材料,替代或自製口罩,重點是把醫用口罩留給一線醫護人員。
新準則基本上強調,任何人不論是否有癥狀,可能都應視為帶菌者。白思豪說,這是一種很新的病毒,仍有很多謎團,隨著疫情的演變,證據在發展,衛生局的建議也在更新。不過戴口罩並不是強制執行,也不能代替其他措施,民眾仍應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並居家避疫。
「這是一個戰時動態,我們正在處理前所未有的危機,幾乎每個人都認識一個生病的人。」市長說,可能很多人被感染了都不知道,自製口罩沒有材料規定,「你可以發揮創意,在上面裝上任何想要的裝飾」。
市衛生局局長Oxiris Barbot說,自製口罩每次使用後用肥皂和水清洗,並徹底幹燥,就可以重複使用。布面罩不應共享,應存放在其他人不能接觸的地方。
* 有各種DIY口罩的辦法

此前本報報導,在製衣廠任製版師的黎女士和所在的工廠,已經製作了一千個布口罩贈送給外圍的醫護人員。黎女士說,大家都可以就地取材做出各種DIY口罩的辦法。
黎女士做的是一種可以延長一般外科口罩壽命的「口罩套」。一般醫用外科口罩有三層不同的材料,可阻擋大部分5微米病毒顆粒,應每日更換;「口罩套」是用一層布將一般外科口罩包覆住,耳掛跟鼻壓條都用原本一般外科口罩的就好,不需另行製作,若沒有近距離接觸口沫風險時,可以只洗外套,讓外科口罩多用幾次。
網上也有許多人分享口罩DIY教學影片,傳授用手帕、圍巾、嬰兒紙尿褲甚至咖啡濾紙和鬆緊帶自製口罩的妙招,引起熱烈回響。還有人分享如何利用一些基本材料,例如紙巾、橡皮筋、訂書針等,在家製作口罩的心得。
* 免費餐食擴大給成人
市長同時宣布,擴大為紐約人提供的免費餐飲服務。從4月3日開始,將在五個行政區的435個地點為所有兒童和有困難的成人提供免費的一日三餐。毋須身分證、登記或相關證明。
孩童家庭領取免費早午晚餐的時間是每週一至週五上午7點半至11點半,一次性領取三餐,成人領取的時間是11點半至下午1點半。
發餐的地點和菜單都可能發生變化,民眾可至教育局網站查詢工具:http://suo.im/5EIEG2,找到離你最近的發餐地點。每日發放的三餐菜單,可至網站http://suo.im/621uuY查詢。也可以手機向877-877發送FOOD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