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網購盛行,用手指輕敲滑鼠下單,最快幾個小時後包裹就送到。跟全球其他主要城市一樣,網購令整個城市結構出現變化,紐約市每天送遞超過150萬個包裹,對道路擁擠、安全問題及環境污染等各方面造成影響。
《紐約時報》報道,在紐約市馬路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光景,是UPS和FedEx送貨卡車雙重泊車,堵住巴士專線及單車徑。根據市府數據,4間主要快遞公司FedEx、FreshDirect、Peapod和UPS去年違規泊車的傳票累計超過51萬5000張,罰款總額達2700萬元;相比2013年為37萬2000張及2180萬元
包裹進入紐約市的主要入口是從新州經喬治華盛頓大橋,已成為美國最擁擠的交匯處,駛向橋樑的卡車時速平均只有23哩,低於5年前的30哩。
雖然外界一直歸咎網召車造成道路擁擠,但送貨卡車激增亦是令問題惡化的元兇。在曼哈頓最繁忙地區,汽車行駛速度只是稍稍比慢跑者快,時速僅7哩,較10年前慢23%。
為了令包裹更快送到客戶手中,布碌崙紅鉤(Red Hook)等社區成為物流中心,紐約市目前擁有超過200萬平方尺的倉庫空間,而亞馬遜於今年夏季內新建了2個倉庫。
為了配合如雨後春筍的倉庫,當局不斷跟進發展數據,並為卡車提供更多卸貨區域,更鼓勵部分地區開拓船運。
現時家庭收貨量比企業更多,令卡車充斥不同街區。根據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可持續城市貨運系統卓越中心的數據,從2009年到2017年,紐約市家庭的平均每日送貨量增長了2倍,達到超過110萬次。中心主任兼工程學教授維拉斯表示,「難以相信再有激增空間,而且必會帶來嚴重後果。」
但這一切可能僅僅是個開始,根據人口普查局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內,美國所有零售交易中有10%是網購交易,相比10年前為4%。
市交通局長川騰博格(Polly Trottenberg)表示,「紐約市正經歷人口、就業、旅遊和電子商務迅猛增長的時期,擁擠街道上看到的卡車愈來愈多。市府正從執法及管理上作出嘗試,以應對這一日益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