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簡稱NAR)公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在美國購買了價值約134億美元的地產物業,高居海外買家榜首,不過這個數字已比2017年減少了56%。緊追在後的依次是加拿大(80億美元)、印度(69億美元)、英國(38億美元)、墨西哥(23億美元)。

從國家類別來看,2018年中國買家在全美購買了134億美元的住宅,金額與2017年相較,驟降56%,減幅居所有國際買家之冠,此外,加拿大也下降24%、印度下降4%、英國驟降48%、墨西哥驟降45%。
美國地產中的中國資金急劇減少,起源於中國政府日趨嚴格的外匯管制,嚴格限制資金匯出中國。2015年曼哈頓豪宅價錢最貴的前十中,有3名中國買家,但是2018年卻一個中國買家都沒有。2018年美國本土買家有5名,但2015年只有3名。
有趣的是,「The Real Deal」網站報導說,Warburg Realty仲介Jason Haber在今年五月帶領18位上海客戶到曼哈頓的億萬富豪街(Billionaires’ Row)看房,總價在3千萬美元以上,中介跟他們確認資金到達在香港後,才與他們合作,因為如果仍在大陸,錢很難轉出來。
中介Jason Haber更表示,這些中國買家在觀望,想等到2020年第一季美中貿易戰可能緩解後,再出手買豪宅,他們也還在觀察貨幣市場的情況。
曼哈頓房地產公司「Romer Debbas」創辦人Pierre Debbas認為,國際資金減少投入美國地產,似乎沒有其它國際資金來填補需求。此外,他說國際資金趨於保守,並且強勢美元和豪華公寓市場的供應面飽和也起作用。
另一方面,房地產估價公司「Miller Samuel」執行長米勒(Jonathan Miller)的看法則有所不同,雖然國際資金減少投資紐約新開發的房產,但全美的國際投資依然強勁,「即使出現回調,但(總體房地產)投資仍在增加」,資金轉向不同等級的地產項目。
房地產公司「Brown Harris Stevens」的寶拉(Paula Del Nunzio)則認為,像紐約這樣的國際都市,一個客群減少,總有另一個客群出現填補需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