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向華裔民眾普及如何應對紐約市執法機構開出的傳票,曼哈頓區長高步邁、市議員陳倩雯將與市行政審理與聽證辦公室(OATH)於14日在華埠商業改進區辦公室舉辦宣導活動。不過,活動開始前,不少與會的商家和民眾紛紛向媒體反映自己被開罰單的經歷,直言罰款種類繁多,稍有不慎就「中招」,令活動現場變為「吐槽大會」。
OATH是獨立的行政法庭,曼哈頓機會所有執法機構都在此提交聽證會傳票。在OATH提交聽證會傳票的機構包括衛生局、樓宇局、健康局、公園 、環境保護局、消費者事務局、紐約消防局和紐約市警察局等。但OATH不會舉行停車票價聽證會或涉嫌闖紅燈或測速攝像違規聽證會。
不處理罰單會有嚴重後果
OATH副局長森尼哥(Marisa Senigo,音譯)表示,這是該機構與華埠商業改進區第二次舉辦有關處理罰單的宣導活動。她表示,許多華裔民眾或商家在接到紐約市執法機構開出的傳票時往往不知所措或不予回應,造成罰金加倍或留下不良記錄。森尼哥指出,華埠有許多小商家,其中不少是新移民,由於不諳美國法律而常常被開處罰單,「如果置之不理,不僅罰金會翻3倍並帶有利息,未來還會影響信用,導致借貸等行為出現困難。」
森尼哥表示,民眾在接到罰單後不應迴避,而應積極前往OATH或通過相關方式處理,如果違規行為屬實則繳納罰金,如果不屬實則可打掉罰單,該局會秉持公正公平的方式處理所有罰單。每個OATH聽證科都設有幫助中心,為無代表代其出席的被告提供幫助和資源。民眾不需要預約,可在聽證會召開當天、之前或之後任何時間來訪,也可造訪HelpCenter@oath.nyc.gov聯繫幫助中心,OATH會提供翻譯服務。
民眾商家深受「罰單之苦」
昨日到場的許多民眾商家都深受「罰單之苦」。在小意大利擁有物業的業主傅先清表示,該物業的門前有一個咪錶,停在咪錶前的車常常擋住住客扔的垃圾,清潔車收垃圾時以為沒有垃圾就開走了,「過了幾天當清潔局發現垃圾時以為我們的住客沒有按時丟垃圾,就給我開罰單,你說冤不冤。」
在皇后區開餐廳的蔡女士也叫苦不迭,「這邊的法規種類繁多,五花八門,有時候感覺是專門挑刺來罰錢。」她說,自己的餐廳平均每三個月就會接到一張罰單,動則數千元罰金,「你讓小商家怎麼活?」
家住賓臣墟的陳女士今日要上庭處理罰單,也因此特地來聆聽講座。她說,自己在賓臣墟有一個兩家庭的住房,門前常停車,有路人經過。自己就因門前有碎紙接到過兩次清潔局的罰單,罰金100元至300元不等。陳女士委屈地說,碎紙並不是住客和自己所扔,自己也常常檢查門口清潔,但總有疏忽的時候,「因為別人扔的紙被罰,真的有點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