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個來自皇后區乘客倡議組織徵收擁堵費,作為改善地鐵與巴士系統的資金來源。
數個來自皇后區乘客倡議組織徵收擁堵費,作為改善地鐵與巴士系統的資金來源。


「夠了就是夠了!」數個皇后區的乘客倡議組織於29日傍晚,聚集在人潮洶湧的法拉盛地鐵站外,集會支持在下一個州預算會期,通過徵收「擁堵費(congestion pricing)」的提案,表示擁堵費將成為政府穩定的稅收來源,用以修繕問題百出的地鐵系統,也能資助更多可負擔的通勤選項,讓路上交通更安全,同時促進乘客與行人權益。

東皇后區交通有很大危機

儘管當日傍晚下著雨,氣溫更只有40度,但來自包括乘客聯盟(Riders Alliance)、大法拉盛商會、華人策劃協會、亞洲人平等會與眾多乘客權益組織,依然聚集在法拉盛車站倡議,支持政府徵收擁堵費,修繕狀況不斷的地鐵系統,讓皇后區的民眾有更方便的通勤選擇與更好的生活品質。
乘客聯盟政治主任Rebecca Balin表示,東皇后區的交通有很大的危機,我們需要州長與議員能通過徵收擁堵費,並用以資助大都會運輸局(MTA)的快進計劃(Fast Forward),讓地鐵系統有更現代的信號系統、地鐵站裝設電梯、地鐵與公車也能更規律與安全,更好的巴士系統也能幫助降低長島鐵路(LIRR)的票價。擁堵費將會是重要的州預算來源。

擁堵費徵收與否辯論許久

華裔乘客聯盟成員Fulton Hou表示,他住在小頸,並在曼哈頓就學,每天都要從家裡轉乘公車才能抵達最近的地鐵,通勤往往花上好幾個小時。即使搭上地鐵,也往往有不可預期的塞車、停駛的狀況發生,不堪其擾。皇后學院的亞裔學生Smitha Varghees也有一樣的問題,表示皇后區的居民因為不方便的交通建設,導致權益受損,並損失許多工作機會,非常不公平。他們要求民選官員支持通過擁堵費的徵收,才能改善早已問題百出的大眾運輸系統。
擁堵費徵收與否的問題辯論許久。在2018年12月紐約州眾議院議員魏普林就聯合市議員郭登祺(Barry Grodenchik)與包括紐約貨運協會在內的多個皇后區團體,表達反對徵收「擁堵費(congestion pricing)」的提案,因為此舉將對多數市民造成負擔,因為不是每個人的住家附近都有大眾運輸,因此必須得要自己開車。若提案通過,至少會對每一名通勤者增加一年3000元的額外支出。
郭登祺更表示,用擁堵費來解決地鐵問題是MTA的怠忽職守。值得一提的是,兩造都以紐約市問題頻傳且不甚方便的大眾系統,同時作為支持與反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