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自11月1日起正式取消聯邦糧食補助(SNAP),這項覆蓋全美數千萬低收入家庭的計畫終止後,僅紐約州就有近300萬人恐面臨糧食不安。隨著政策生效,紐約市各社區的食物倉儲需求急遽上升,其中亞裔聚居的法拉盛首當其衝。近兩周來,慈濟美國紐約分會的食物倉儲幾乎每次都出現長隊,不少華人家庭在補助結束前夕紛紛登記、領取食物。
慈濟美國紐約分會慈善發展組組長蔣珊珊1日表示,已有領取糧食券的居民收到暫停通知。她說,早在政策正式生效前,前來登記領取物資的民眾就明顯增加。「很多人聽說糧食券要停發,就趕緊來排隊,怕家裡真的會斷糧。」
這樣的情況,在法拉盛慈濟會所的現場尤為明顯。10月31日上午,會所後方的停車場已湧現長長人龍,不少居民推著購物車與布袋排隊等待慈濟每周一次的食物發放。10時一到,志工開始分批搬運蔬果、分裝乾糧,隊伍緩緩前進,但後方人潮仍絡繹不絕。
排在前列的多為年長者,也有新移民家庭帶著孩子。「我不是缺吃的,但領一點免費菜能幫忙省點錢。」新移民張先生說。他不具備申請糧食券資格,也未領取其他福利。「我們還過得去,可物價太高,光米和蛋都漲得厲害,慈濟這邊的菜真的幫了不少忙。」
對許多早已在美生活的長者而言,糧食券停發的衝擊更為直接。林女士說,她過去仰賴糧食券過活,一旦補助中斷,「壓力會很大。我兒子還能短期幫我一點忙,但他也要養孩子、付學費,長期恐怕撐不住。」同樣前來領取物資的陳女士年輕時以打散工維生,幾乎沒有積蓄,如今完全依靠社會補助過日。「如果糧食券停掉,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蔣珊珊說,慈濟與本地供應商合作,盡量提供符合華人飲食習慣的新鮮蔬果與米糧,因此在法拉盛社區特別受歡迎。然而,隨著需求激增,倉儲壓力也日益明顯。目前慈濟每周服務約300至350戶家庭,但登記在冊的受助者已超過千戶。由於名額有限,雖然仍是每周一次的發放頻率,但所有家庭常需等待三周才能再次領取。
而面對糧食券暫停帶來的突發需求,慈濟正試圖擴大支援。蔣珊珊表示,慈濟已決定每周額外釋出20個臨時名額,優先協助急需家庭。她透露,紐約州緊急糧食服務機構(Emergency Food Agency)人員也於10月31日前來勘查,了解政策變動後的社區實際情況。
「我們希望更多人能伸出援手,讓這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繼續有飯可吃。」蔣珊珊表示,慈濟的運作主要依靠基金會與民間善款支撐,目前沒有政府補助。有意捐款者可前往慈濟法拉盛會所(137-77 Northern Blvd, Flushing, NY 11354),或至慈濟美國官網 tzuchi.us/zh進行線上捐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