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爭議、在社區擾攘數年的美國華人博物館事件終於塵埃落定,華人博物館以斥資5,110萬美元購買了華埠中央街215號作為永久館址,並獲得市政府以3,940萬美元的撥款,餘下約1千2百萬則由博物館自己籌款,擾攘多年後,華人博物館有了自己的家。
根據市府經濟發展公司的記錄顯示,美國華人博物館以約5,110萬美元的購買了這棟擁有約15年歷史的房屋,簽約儀式在1月10日舉行,並於日內宣布新任館長時一同公布。
華人博物館於1980年創立,專注於記錄美國華裔移民歷史,2009年從茂比利街70號遷至現址中央街215號,一直向市府租賃。
中央街215號業主為由猶太裔經營的名為Grand Machinery Exchange的公司,在華埠還是製衣業天下時提供車衣設施多年,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它從市政府獲得了約3,940萬美元的抵押貸款。
據《紐約時報》2006年的一篇文章稱,Grand Machinery Exchange是一家銷售工業設備的公司,於2000年代中期從曼哈頓下城搬到了長島。這篇文章將該公司描述為曼哈頓「曾經強大的機械區」的最後遺跡之一。
華人博物館原位於茂比利街70號,在2006年發起擴建,在市府協助下遷至中央街215號更大的空間,2009年由時任市長彭博主持開幕,至於在茂比利街70號成為了博物館資料庫,保存了超過85,000件文物,在2020年1月發生火災時遭受了毀滅性打擊,在當時館長姚南薰及很多義工努力搶救下保留了許多文物。
華人博物館多年來一直向市府提出想要有永久館址但都不得要領,直至2018年時任市長白思豪在閉門社區會議上坦言建立社區監獄計劃事在必行,反問社區需時甚麼補償,當時館長姚南薰再度提出要有永久館址。
不久,時任市議員陳倩雯在市議會通過社區監獄計劃的前夕,宣布華人博物博將獲得市府3千5百萬的撥款,其中條件是館內須設有社區表演場地,以解決華埠欠缺文娛活動空間。
這筆撥款叫社區嘩然,也令博物館處在風口浪尖上,社區以館長出賣華埠支持監獄作為換取館址的利益,博物館的門口就開始陸續有社區人士或藝術家示威,甚至杯葛博物館的展覽,博物館長期設有鐵欄,同時展覽由收費變成免費,參觀者嚴重流失。
疫情期間華埠最大的金豐酒樓敵不過經濟衝擊永久關門,社區人士感到十分可惜,同時艱苦創立了15年的華人三一八餐館工會因為金豐的關門而瓦解,三一八工會聯同華人職工會的矛頭沒有指向金豐的老闆,而是業主諸氏家族,也由於華人職工會是市議員馬泰後援會,博物館的示威從此沒有間斷,不論風吹雨打,館前每周起碼三次示威,就在上周末酷寒下,馬泰及其幕僚長在長期示威中也沒有缺席。
市議員馬泰兩年前的勝選派對不在酒店或餐館,就在諸立山中央街大東銀行的門口,百多人叫囂針對諸氏家族,其中示威的紙牌都掛有諸立山的兒子諸寳承的頭像,即使博物館去年11月8日籌款會上也不放過他,約有20多人示威指駡諸寳承破壞唐人街。
館長姚南薰受不住種種指駡及壓力,於去年夏天離任,而董事會長諸寳承也從會長退為普通董事。然而董事成員背後則繼續推動永久館址,在去年11月8日傳承頒獎晚宴上,大會已透露中央街215號永久會館在望,並由著名建築設計師林纓將為博物館作出加建及室內設計。
在過去大半年,博物館在全美公開物色新館長,現已有理想人選,預計在博物館於2月17日舉辦慶祝農曆新年活動前,將公布新館長,也隨著人事及館址塵埃落定,博物館門前的數年來示威或許會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