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市議員黃敏儀以及市樓宇局等,20日晚在當地舉辦里民大會,討論即將在明年實行的第97號地方法(Local Law 97)並聆聽民情,大多數的在場民眾都對法案持較激烈的反對態度,表示要求達到現行指標近乎「不切實際」,也會對業主造成巨大的經濟傷害。
第97號地方法在2019年通過,將於2024年實施,要求全市建築面積超過2.5萬平方呎的建築物,符合溫室氣體排放限制,並在2030年將氣體排放量減少四成,在2050年減少八成,未達標業主將面臨每公噸268元的罰款。
當市樓宇局代表在現場解釋法規,闡述術語時,數次遭到與會民眾打斷,他們大多是買下共管公寓(co-op)的長者,這些公寓多在50、60年代興建,難以改造,而作為公寓樓的股東,他們也需每年分攤對於公寓樓的罰款。
居民施佩鈺說,17年前她買下當地共管公寓MitchellGardens的一個單元,這個共管公寓小區共有五棟樓,每棟樓約有80多戶人家,其中65%都是華人,大家都和她一樣已經置房,而非租戶。
她說,其中的兩棟樓明年恐不能合規,將各被罰11萬元,攤到每位住戶身上,約是每年1309元,而到2030年,更難符合規定。法案在2019年通過時,樓裡無人知情,現今改造需大量的錢,延遲執行該法是最基本的,不過,她更期望能取締這條法案。
法拉盛天景(Skyview)居民協會會長李Michelle表示,此法對天景五棟住樓影響甚巨,目前已聘請專家為大樓作一系列的水電檢查確保合規,這筆花費已逾20萬元。而像紐約市的80%建築一樣,天景公寓在2029年尚能達標,但按照2030年的規定就很難再達標,而對於紐約市的大多數建築,屆時達標也都是不現實的。
她也介紹,根據規定,檢查人員將按照水電用量等來綜合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若要改造大樓,煤氣灶需換成電磁爐(華人怎麼做菜?),取暖系統及鍋爐都應更換,馬桶抽水設備也要從大換小;她呼籲完善法案,修訂相應的指標,也提出切實的解決方案,「目前的法案還非常初級、基本、混亂,也不符合實情」。
市府專員說,可為受第97號地方法影響的業主,提供免費專家指導、業主培訓、幫助尋找能源改進服務商、並提供能源升級的融資機會。詳情可至https://accelerator.n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