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紐約州通過娛樂大麻合法化,全市出現許多銷售點,日前華人聚居的皇后區法拉盛市中心,也出現一輛「綠色大麻公車」,民眾擔憂包裝成彩色糖果和點心的大麻和狀若派對校車的公車,將誤導青少年,若在社區試水成功,也會導致更多大麻銷售點的湧入。
根據紐約州相關規定,年滿21歲的成年人最多可擁有三盎司的大麻,儘管目前銷售大麻仍非法,銷售及種植法規細則有待完善,但由於管制寬鬆、警方不執法,形成規模龐大的灰色地下販賣網。
在皇后區這輛印滿大麻葉圖案的綠色公車,從下午4時停靠在羅斯福大道(Roosevelt Ave)近緬街(Main St)一帶直至深夜10時或11時,販賣30元起價、含大麻成分的各類蛋糕、餅乾、糖果和捲菸等,產品標註大麻植株的成分、吸食反應以及醫療成效;例如熔岩蛋糕寫明含三成尋常大麻(Sativa)以及七成印度大麻(Indica),吸食後能感到歡快(euphoria)、大腦嗨(cerebral)、有睏意及飢餓感等,療效則寫對頭痛、偏頭痛、慢性病及失眠等有助益。目前,民眾如欲購買,需出示證明已成年的身分證件且需用現金支付。
根據大麻控制委員會(Cannabis Control Board)在6月發布的新規,禁止商家聲稱大麻產品有任何健康益處,並禁止使用「葉子」(weed)等詞語來宣傳,公車上貼有的「出售雜草」而非大麻的告示,及上述寫有醫療成效的產品說明,顯然並不符合規定,然而由於新規仍在60天的公眾評論期而非最終敲定。
該轄區分局警察也對本報記者確認「暫時不對大麻銷售執法」,大麻車仍屬管制寬鬆的灰色地帶,這些紐約大麻合法化後出現的亂象,也被前市長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稱為「紐約大麻黃金時代的瑕疵。」
本報記者日前在傍晚時分走訪這輛大麻車時,有一些青年至中年的非洲裔及西語裔上前詢問,但購買者寥寥,也鮮少見到亞裔買家;住在皇后區牙買加(Jamaica)Hollis的銷售人員Jerry Moses表示,停駐法拉盛鬧市一周內,生意蕭條,平均一小時有兩位買家,大多數買家都是非洲裔,19、20歲的年輕人居多,如果生意持續走低,流動車將開到其他社區嘗試。
「在銷售與種植行規及各項細則敲定以前,不應該這麼早就宣布大麻合法化」;法拉盛的小商家及社區維權人士陳熠表示,這就給了許多商家可操作的灰色空間,例如按照現行規定,出售雖然非法,但出售三盎司以下的大麻且不獲利(without compensation),卻不會被控任何罪名或被開具罰金,這使得許多商家,以非營利機構名義,或買產品贈送大麻的方式,變相出售大麻,而這些產品的來源及成分並無任何的監控與管制。
對於進駐法拉盛社區的大麻車,陳熠也表示擔憂;他說,大麻車給更多華人民眾認識與接觸大麻的機會,法拉盛已有許多娛樂場所,打架、鬥毆甚至命案不在少數,大麻的加入,將促使社區動亂、增加治安隱患。

他還說,五彩包裝的零食、形如派對校車的綠色大麻車,以及「只要你們需要,就可以隨時開到你們身邊」的銷售模式,也對青少年存在一定的誤導,難免有年輕人因好奇與新鮮,在不加引導的情況下使用,商家試水後,一旦發現法拉盛有大麻市場,也勢必會導致更多資本、商店與流動車的引入。
育有一位三歲孩子的法拉盛居民閻先生雖不反對抽大麻,但反對吸食者在人口密集或學校附近抽大麻,致使孩子們或長者誤食二手大麻。
事實上,根據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二手大麻中也含有四氫大麻酚,對接觸的兒童與青少年將產生心理影響,閻先生憂心,大麻文化與大麻車的湧入,可能讓孩子交到「損友」,因尚無成年人的自制能力而過度沾染。
不過也有華人在敦促盡快完善立法的前提下支持大麻的合法化,居民李欣悅表示,合法化之後,大麻的價格會更低與標準化,令販毒集團利益受到很大的打擊,可以有效打擊販毒問題,也可以對大麻的質量有更好的監管,會更少出現「不知道買來的大麻,有無摻雜其他東西」的情形,對消費者是一種保護,同時對稅收及創造工作崗位也是一種刺激,「其實合法化並不會鼓勵人們吸毒,荷蘭早已大麻合法,可是阿姆斯特丹還是有近一半民眾並非大麻的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