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周日(1月9日)允许一项法案正式生效,纽约市超过80万非公民以及“梦想家”将可以投票了!他们最早可以在明年的市政选举中投票。
预计全市将有10多万华人因此受益,并首次拿到投票权,包括许多工卡、绿卡持有者、以及成为该市合法永久居民至少30天的人。
图片来源:美联社
根据美联社报道,反对者誓言要挑战市议会一个月前批准的革命性新法。除非法官停止实施,否则纽约市是美国第一个向非公民授予广泛市政投票权的大城市。
美国十多个社区已经允许非公民在地方选举中投票,其中包括马里兰州的11个城镇和佛蒙特州的两个城镇。
非公民仍然无法在联邦竞选中或在选举州长、法官和立法者的州选举中投票选举总统或国会议员。
选举委员会现在必须在7月之前开始制定实施计划,包括选民登记规则,这些规定将为市政选举创建单独的选票,以防止非公民在联邦和州竞选中投票。
对于这个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来说,这是一个分水岭,在该市700万投票年龄的居民中,有法律记录的投票年龄非公民占该市近九分之一。为非公民赢得投票权的运动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后取得了胜利。
该措施将允许已成为该市合法永久居民至少30天的非公民、以及获准在美国工作的人,包括“梦想家”,来帮助选出该市的市长、市议会成员、区长、审计长和公共倡导者。
图片来源:美联社
“梦想家”是指作为儿童被非法带到美国的年轻移民。
第一次允许非公民投票的选举是在2023年。
“当我们纳入移民的声音时,我们建立了一个更强大的民主体系,”前市议员伊达尼斯·罗德里格斯说,他领导了这项立法的批准。
罗德里格斯感谢市长的支持,并期待对任何挑战进行有力的辩护。
亚当斯最近曾对为期一个月的居住标准提出担忧,但后来表示担忧并不意味着他会否决该法案。
亚当斯说,他期待这项法律能够将数百万人带入民主进程。
“我相信纽约人应该在他们的政府中拥有发言权,这就是为什么我已经并将继续支持这项重要立法的原因,”亚当斯在周六晚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
前市长白思豪也有类似的担忧,但在年底离开市政厅之前并没有否决这项措施。
反对者表示,议会本身缺乏授予非公民投票权的权力,该法应首先得到州立法者的授权。
原本對非公民投票法心存疑慮的市長亞當斯,前(8日)晚發出聲明表示,他心中疑慮已解,認為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讓這條新法生效。但一些華人社區意見領袖仍然對該法存有異議,認為該法將原本應當屬於公民的特權發放給非公民,削減了成為公民的意義,同時也擔心該法對住滿30天就可以投票的規定過於寬泛,容易被濫用。
由市議員羅特格斯起草的非公民投票法,允許在紐約住滿30天並有綠卡或工作許可的非公民紐約居民在地方性選舉中投票。羅特格斯說,紐約市目前有100多萬納稅人不能投票﹐他們每年繳納的州稅高達180多億。這些合法居民和美國公民一樣納稅﹐對國家做出貢獻﹐他們理應與公民一樣享有投票權。法案得到了包括公益維護官威廉姆斯和前曼哈頓區長高步邁等民選官員的贊同,他們說非公民投票在19世紀時曾經風行美國﹐與反黑人農奴制度運動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對民眾的投票熱情也起到促進作用。這條法案不是賦予非公民新的權利,而是歸還他們原本就有的權利。
但市議會12月通過旨在允許有合法身份的非公民在地方選舉中投票的非公民投票法後,市府方面就態度曖昧,前市長白思豪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時稱他對此很糾結,一方面希望人人獲得更多的權益,一方面又認為公民投票權神聖不容灌水。新市長亞當斯日前在華埠珠江百貨簽署行政令時被問及此事時也坦承,他支持法案的原則,但對住滿30天就可以投票這一條仍然有些遲疑。
但在前晚發出的聲明中,亞當斯說,經過與政府部門的同仁有建設性的探討,現在他心中的疑慮已經被打消。「我認為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讓該法生效,我盼望著看到數百萬新選民參加民主程序。」亞當斯說。
但在華裔社區,一些意見領袖仍然不能認同該法。美國華人聯合會理事長黃啟旺說:「非公民不是美國人,怎麼可以決定美國的事?就好像不是你家的人可以決定你家的事嗎?」他也說,允許非公民投票可能會打消很多原本有資格入籍的華人申請入籍,而從選民人數上看,即使非公民投票可以增加華人選民的人數、壯大政治力量,但相對於其他族裔,華人仍然是少數,得益仍然會比其他族裔少。
紐約居民聯盟負責人臧東慧說,雖說納稅居民應當有權在地方事務上發言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他對於住滿30天就可以投票非常擔心。「如果說繳稅滿20年可以參與投票還有情可緣,但住滿30天太容易了,在地方選舉中,你只要從其他地方搬來100個人住30天就能影響到選情,而這不是不可能的。」臧東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