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引發新一波疫情潮,紐約市的餐館行業對恢復正常營業的數月準備與期盼顯得十分脆弱,在沒有政府的指導、沒有關門防疫的要求以及未來難以預知的情況下, 各餐館只好各自為戰。
過去的一周,部分餐館停止了堂食,部分是關閉數周乃至數月,而部分大型餐館在節日季仍將繼續營業。
曼哈頓下東城的「西貢社交」(Saigon Social)越南餐館停止了堂食,女業主表示,她的員工中沒人感染,但仍要小心,因為聚餐期間被感染或生病似乎無法避免。
布碌崙的「Milk & Pull」咖啡店有15個座位,上周也決定暫停顧客進入室內。女業主說也曾考慮關門,但與員工協商後,最終是選擇只提供外賣,說「人人都想上班,但不願看到室內有人,會感到不舒服。」
餐館業主卡茲(Jeff Katz)在金融街有三家高檔餐館,員工180人,聽到部分員工在家染疫後,他17日關門一天,導致350個預定和三個節日派對被取消,損失約8萬至10萬元。卡茲說,雖然停業一天,但員工的薪資仍照付。
卡茲請來私營檢測公司為每個員工做快篩,花費近2萬元,然後重新開放兩家餐館,但只安排少量人員上班。卡茲21日還把接種人員請到餐館,為全體員工打加強針。
位於布碌崙(布魯克林)紅鉤(Red Hook)的Fort Defiance餐館8月剛重新開放,業主12月初便決定再度關門至明年3月,說他們的雞尾酒被暫時叫停,但賣其他的普通食物並不賺錢,而且1、2兩月是餐館的淡季,因此關門是正確的選擇。業主表示,此次關門時間之長,只有颶風珊迪(Sandy)那次可比。
許多業主在考慮餐館的下一步,東村的「黃玫瑰」餐館已臨時停業,等候30餘名員工的檢測結果。業主在社群媒體呼籲員工參加Zoom網會,以討論未來數月的經營策略和如何爭取支援。業主說,「我們現在沒有一個交流平台,只能在社群媒體上宣布關門,或是僅提供外賣與送餐服務。也許我們還可討論更多問題,包括是否有人想繼續堂食,大家都集思廣益,總會想出好主意來。」
對於市府應為餐館提供哪些政策指導,「黃玫瑰」的業主希望市府為餐館提供快篩劑,一些餐館希望恢復雞尾酒外賣的規定,還有的餐館表示,戶外用餐設施應准許使用丙烷爐取暖。
但餐館的上述希望尚無一個成真,白思豪市長表示,「現在不是一年前的冬季,也不是2020年春天,如今我們的接種率非常高,民眾的防護意識更強,與過去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