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商業改進區(Flushing BID)日前舉辦社區會議,攜手皇后區第七社區委員會、美國富頓集團、天景中心、非盈利組織、當地商家和多位居民,共同探討法拉盛39大道133-04號建造遊民所一事;亞洲人平等會(AAFE)共同行政總監孫慧君(Jennifer Sun)也到會,對社區提出將遊民所(Shelter)改建為可負擔住房(Affordable Housing)的提議,表示該亞平會地皮經評估後並不適合做可負擔住房,但並未透露具體原因,並透露和政府30年合約期滿後或可考慮改建。
面對近日獲得廣泛關注的亞平會將在法拉盛市中心建造遊民所的消息,法拉盛商改區共同主席李德怡,共同主席莊振輝、皇后區第七社區委員會副主席、土地使用委員會主席安培林(Chuck Apelian)、美國富頓集團執行副總裁李芝璇(Helen Lee)、天景中心代表等華人社區領袖參與討論,並就社區關心的遊民所議案細節向亞平會提問。
對於逾兩萬華裔居民簽名,要求將遊民所改建為可負擔住房的訴求,亞平會表示,經過評估該地當前並不適合用作可負擔住房,30年之後或可計畫改做該用途;但並未解釋不適合的具體原因。
談及該地皮的所有權,亞平會透露當前仍屬於亞平會,但之後會由亞平會和城市資源機構(Urban Resource Institute)共同擁有,城市資源機構將通過與市遊民服務局(DHS)簽訂30年的合約,進而管理和運營該遊民所。
對於入住家庭的定義,亞平會解釋為,擁有年齡在21歲及以下的孩子的家庭;而一些與會社區人士也擔心,若是之後入住者標準改變,允許同犯罪、毒品、精神問題相關的人士進駐怎麼辦,亞平會回應,目前並沒有合約約束市府未來不做改變。
就亞裔和華裔是否可優先入住的提問,亞平會表示會先服務有需求的當地社區居民,但並沒有相關協議和具體的指標分配確保會優先幫扶此類民眾。毗鄰遊民所的商業開發區天廣新天地負責人李芝璇對此表示,應該將此類要求寫進和政府的條約,並且不希望有犯罪紀錄和精神問題的入住。
李德怡指出,華裔社區此刻必須團結,對於社區有傷害的事情,必須要站出來表態,讓市府知道大家的訴求,並作出調整改變。
華人社團連日來在法拉盛街頭發起簽名連署活動,組織民眾反對市府即將於39大道133-04號建造遊民所的計畫,獲得2萬多群眾積極響應參與;不少民眾表示是在看到簽名台海報時才知曉此事,無法用其他行為表達內心的憤怒,只能寫下自己的名字來抗議此番枉顧華裔選民情感的「黑箱操作」。
「我非常生氣是因為我們是被中國人自己騙了,亞平會這做的完全就是『漢奸』行為,出賣了社區華人的利益。」家住法拉盛的Lucy表示,她在當地居住多年,完全沒看到過幾個華人流浪漢,不懂為什麼要在華人社區建造一個名曰「服務本地社區遊民」的收容所,「遊民哪裡來的應該住哪裡去,華社根本不是流浪漢的主要來源,其他族裔為什麼不在他們的居住地建遊民所呢?」

「我很同意,我不明白為什麼白人區、非裔區、猶太人區、西語裔區不建遊民所,為什麼三個華社同時收到通知要興建?」法拉盛居民熊先生表示,他非常氣憤,不僅自己簽名,也號召了親戚朋友一起來簽名支持,「我一問家裡人,大家都不知情,作為納稅人,我們有知情權,政府為什麼不通知?」
「我們親手一票一票選出來的市議員,他們現在在幹嘛?為什麼看不到他們站出來解決問題?」一起來到簽名台的張女士和郭女士表示,來美國20年了,從來沒有這麼缺乏安全感,「法拉盛市中心是我們衣食住行的主要街區,以後難道出來買個菜,都要擔心有流浪漢過來騷擾嗎?」


在羅斯福大道開餐館的李女士說,平時就有外國人長相的流浪漢滿身大麻味地進店討錢,「他們很蠻橫,直接打開冰箱門就拿走飲料,我們非常害怕,也不敢說什麼,只能向其他顧客道歉;以後要是建個遊民所在旁邊,生意要如何做?」


「不要遊民所,要可負擔住房」(No Shelter, Yes Affordable Housing)萬人連署簽名活動12日在法拉盛繼續進行,繼11日收集近1萬個簽名後,今日又有上萬群眾頂著寒風積極參與,兩日共計收集約2萬5000份簽名;活動得到50個華人社團支持,發起人表示簽名匯總後,將呈遞給市長辦公室、市遊民服務局(DHS)、市議員辦公室和亞洲人平等會(AAFE)等相關單位,表明華人社區反對法拉盛遊民所的堅決態度,要求市府召開公聽會公開合約真相。
活動主要組織者陳熠表示,兩天共計在法拉盛街頭收集到1萬9282份簽名,網絡簽名有2500份,還有在老人中心等非營利機構收集的簽名,自11日至今集結的簽名約2萬5000份。

陳熠說,「我們得到超過100位義工的支持,大家早上8、9時就來到法拉盛,開設了近20個攤位,向來往的路人科普遊民所興建的事情,得到了民眾們的廣泛支持。」

陳熠指出,此次活動並不是反遊民,而是反對相關方處理的方式,「我們可以接受蓋可負擔公寓,或是老年人住房,但我們不接受政府在決策的過程中枉顧民眾的知情權。」
另一活動組織者陳海靈表示,政府應該把談好的合約公開,透明化之後的每一步決策過程,確保群眾可以參與所有的步驟。
簽名活動主要發起人之一的林敏芝,也集結溫州各社團為簽名活動站台應援,「法拉盛公車專用道的事情已經把大家搞怕了,現在又出遊民所這麼大的事,這關係到每一個在地華人的切身利益,必須要對政府施加壓力,不能枉顧華人的利益。」
活動主要組織者之一的陳鍵榕也表示,最近華埠東百老匯大道要建「遊民收容所」,他連同一些社區人士去小商家訪問,結果發現大家並沒有收到政府的通知,完全是「被代表」同意了興建計畫,「這讓我們不禁要問,連續要在華社建造遊民所,之前究竟有沒有和社區溝通?」
陳鍵榕還指出,現在法拉盛遊民所雖然是說以家庭遊民為主,但萬一後來政府再做修改,讓有精神問題的遊民入住,誰又能保證這類變動不會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