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0名社區人士及受僱於華策會的家庭護理28日齊集華策會位於伊莉莎白街150號辦公樓的門前,要求華策會停止24小時工作制、償還拖欠護理員的全部工資,向受害的護理員道歉並支持相關法案的通過。在抗議中,示威者也將矛頭指向曾擔任華策會董事長和董事、現競選市議員的劉林劍虹,稱不支持其競選。對於上述指責,華策會及劉林劍虹均發表聲明稱,支持家庭護理人員,贊同結束24小時工作制。
示威者在現場手舉標語,拉響警報器,大聲疾呼他們的訴求。組織此次示威的華人職工會指出,護理要照顧病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十分辛苦,尤其是照顧需要24小時看護的病人的護理。示威者指出,華策會經營護理業有三十年的時間,但卻一直實行不人道的24小時工作制,對於工作24小時的護理卻只支付13小時的工資,這「不合理,不合法和不人道」。在護理行業佔多數的華人女和其他有色族裔女性成為受害者。此外,對於此前擔任華策會董事長和董事的劉林劍虹,在場示威者則表示他們不支持其競選市議員,「她不能代表我們」。
示威期間,華策會總裁及首席執行官何永康等華策會成員則在外圍默默注視。他表示,華策會及其子公司家庭服務員項目(HAP),全力支持家庭護理人員提出結束家庭護理 24小時工作制的要求。紐約州必須立即終止24小時制,轉而採取兩個12小時的分班制,且家庭護理人員需按小時計算工作報酬。
華策會指出,24小時工作制是由紐約州制定實施的,而與HAP相似的非營利家庭護理機構的工資標準卻受限於紐約州和工會的規定,華策會曾嘗試推動兩個12小時分班制而非24小時入住制, 但大多數情況被拒絕。作為行業問題,有超過40個機構(包括HAP)因此受到與24小時工作制相關的起訴,然而紐約州仍然繼續執行這項不合理的要求。政府應該分配10億美元補助金用以提供合理的工人薪水和合格的護理服務,使得有需要的人能夠有尊嚴的留在家裡。
聲明稱,「接受24小時護理的社區成員通常是被邊緣化的老年人或殘障人士,如果州政府不從根本上改革家庭護理體系,這些社區成員將無法繼續有尊嚴的接受家庭護理服務,而很有可能得不到應有的照顧或被迫入院。」
劉林劍虹則表示,為自己在擔任華策會的董事長和董事的成就記錄自豪,「在我的領導下,華策會(CPC)為我們社區中最需要的人提供了幼兒保育,老年中心,低租金老年人公寓等服務,對移民工人以及家庭護理的支持。當然,任何關於虐待工人或薪資濫用的指控都必須認真、充分地進行獨立調查,尤其是在家庭工人和移民中,他們的聲音經常被壓制。」
她指出,華策會及其屬下HAP完全遵守所有政府醫療補助規定和法例。但是24小時工作制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她與及華策會都呼籲終止這一制度,「這不是只是影響華策會的問題,而是影響整個行業的問題。這是一個紐約州政府必須立即糾正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