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國Corky Lee敵不過新冠病逝。

活躍於華人社區的攝影師李揚國(Corky Lee)27日凌晨1時病逝於法拉盛醫院,死於新冠肺炎,終年73歲。死訊傳出,認識他的眾多團體及個人無不惋惜,並表揚他是華埠傑出的紀錄攝影師和民權鬥士。
李揚國1月7日感染入院,曾在深切治療室,病情一度好但至上周病情反覆變壞,並須插管,至26日不敵病魔逝世。他入院時,認識他的眾多友人為他建立一個Facebook專頁,名為Corky Lee Recovery籌款活動,原目標為1萬元,但卻籌集近46,000美元,用於支付住院相關的醫療費用。臉書上為他祈禱及打氣每天都超200多人。
李揚國從1970年代開始近50年來,用他的相機拍攝了唐人街大大小小的示威抗議,從最早在1975年華人被警察濫用暴力,到建孔子大廈爭華工以後,舉凡所有與華人權益抗爭的活動,都會見到他的身影,直至他染疫前,反對華埠興建監獄遊行示威及要求保留茂比利街火災後的歷史原貌都見到他不斷拍照。
年過70歲的他,精力充沛,去年華工在美建築鐵路150周年應是他最出力的一項計劃,他親身去了美國中部,攝下了許多華工後裔的照片,並在因疫情現已關了門的紐約藝術館展出。曾在皇后學院念美國歷史的他,在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看到了一張猶他州跨州大陸鐵路上的工人,卻見不到中國人的身影,他認為這是對歷史的抹黑,從此他就立志拍攝華人在美國生活的寫實照。
生於紐約的李揚國,曾就讀於牙買加高中和皇后學院。 畢業後,在80年代開始為華商陳憲中打工,華人社區認識陳憲中都與慰安婦賠款及釣魚台主權有關,事實上陳憲中一直經營印刷公司,李揚國從80年代至2011年都在陳憲中公司任職營業代表及顧客服務直至該印刷廠2011年在布碌崙結業。陳憲中昨受訪表示,李揚國幾乎畢生都為他工作,他是個對社區事務相當敏感而熱心的人,由於是營業代表工作時間彈性,所以他把自己所有時間都投身在華裔民權抗爭上。
李揚國因為酷愛攝影,人脈廣泛,他把自己拍攝向一些主流媒體提供照片,如「每日新聞」、「下城快訊」(Downtown Express)、「村聲」(The Villager)等,前市長丁勤時於1988年5月5日曾表揚他宣布紐約為「Corky Lee Day」。
李揚國的妻子在十多年前死於乳癌,夫婦並無子女。
國會議員孟昭文表示,李揚國數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捕捉亞裔在美的貢獻和文化,他就像一個「活動博物館」,他拍攝了重要而令人難忘的照片,其中許多照片流露消除對亞裔不公義的訊息。
州參議員劉醇逸表示,Corky Lee是紐約亞裔歷史的代名詞,如果沒有他的努力,許多歷史也許就沒有引起注意,他忠實地拍攝了半個多世紀的亞裔社區數千個事件和里程碑。多年前,在慶祝他40年攝影工作中,榮幸有機會拿起他的相機,轉換角色來拍他。
同源會陳慧華表示,半個多世紀以來,Corky一直站在為華裔社區服務的最前線,成為唐人街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他的貢獻驚人,從記錄華人鐵路工人和二戰華裔作戰的歷史到對華裔民權鬥爭,與唐人街反監獄的鬥爭,對與華裔有關的藝術的支持,都顯示他對社區的重視及努力。大家永遠不會忘記Corky的慷慨精神,他的巨大精力和深厚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