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華策會正在下東城樂福街(Norfolk Street)50號大展拳腳之際,昨(21日)樂福街60號猶太教古廟堂舊牆倒塌造成一死一傷事件中,無意抖出了華策會在進行兩幢大樓的ULURP 申請過程中犯了基本技術性錯誤,市規劃局下令要華策會從重回到第三社區委員會提交文件糾正錯誤才能進入正式的ULURP程序,此為歷史性罕有,不過何永康否認錯誤,但承認華策會下東城計劃需要重回第三社區委員會11月土改小組交待。
位於樂福街60號的猶太教古廟堂近年變遷可謂多災多難,這座位於華策會康寧大廈毗連的古建築是下東城的地標保護。之前有小偷偷去廟中價值連城物品,2017年5月一場大火把這座古廟燒得剩下幾塊外牆,謠言是有人縱火,地標局有意把古牆成為歷史遺址,但房屋局日前確定,剩餘的建築物因大火後暴露兩年而變得更加不穩定,因此不適合修復,未料到拆卸又出現建築意外造成傷亡。
失去了地標保護建築令人婉惜,卻成為了華策會大展拳腳的商機。原古廟的後面是華策會佔有的停車場,華策會與建築發展商(Gotham Organization)共同合作,在佔據整塊地開發兩幢大廈,一是16層建築,其中有115套經濟適用的老年人公寓,以及4000平方英尺的Beth Hamedrash Hagodol商業公寓,可作為猶太文化遺產中心。第二座連續的建築物是一幢30層的高層建築,可負擔的住房比例為25%,一部分空間成為華策會總部(隔壁的康寧大廈的持有者),樓下還有停車場。若計劃成功,樂福街50-60號將有近500個住戶,既有猶太文化遺產中心,又有商業鋪位,當華策會及Gotham Organization去年在社區委員報告發展大計時,雖然有很多下東城的組織對於高樓有不少質疑,不過經過一年的協商及修改,今年8月華策會正式入紙申請建大樓的土地統一使用審查程序(The Uniform Land Use Review Procedure, 簡稱ULURP)。
第三社區在9 月進行ULURP 程序時,下東城居民及組織對於過多地區大興土木都很抗拒,尤其華策會服務對象多以華人為主,令下東城覺得華策會膨脹,最後都是華人受惠而不以為然,不過,華埠及下東城人多地少,房屋大受歡迎,而且發展商答應既有百多單位是老人公寓,又有25%給低收入家庭,這項計劃得到市議員陳倩雯的全力支持,最後在爭議中獲得第三社區委員會的通過。
這項計劃正要去到區長辦公室之際,市規劃局發現華策會在申請過程中,犯了技術性錯誤,©報了兩幢樓的一些建築修條,要求華策會更正錯失,並且要華策會提交糾正資料給第三社區委員土改小組重新審核。
猶太教堂遺址昨發生的悲劇後,華策會行政總監何永康表示,事件叫人感到極為難過,華策會向失去生命的受害者家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並希望受傷的工人早日康復。 為了確保該站點和整個城市的所有工地的安全,紐約市政府進行徹底調查。何永康對於工地將建兩幢大樓出現ULURP錯誤則予以否認,他表示,獲得第三社區第一步通過感到十分興奮,表示計劃獲得社區支持,不過他承認在提交區長辦公室時,市規劃局發現華策會建築技術出錯,要華策會更新提交文件,重新給第三社區委員審核,「那不是錯誤,而是更新(update)。」
兩幢大樓的ULURP開倒車的事件十分罕見,那些反對華策會勢力膨脹的居民及組織可能以此作為批評,在社區會議再次反對,這就要看11月第三社區委員土改小組的討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