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的第95届奥斯卡颁奖礼对在美华裔甚至全体亚裔来说都是难忘的一晚。杨紫琼主演的奇幻电影《瞬息全宇宙》“大杀四方”,她本人更是不负众望成为奥斯卡近百年历史中的首位华裔影后。这座沉甸甸的“小金人”不仅砸碎了好莱坞亚裔演员头上的“玻璃天花板”,更让美国主流社会见证了亚裔的光辉时刻。

杨紫琼12日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

实际上,杨紫琼奥斯卡“封后”并不令人意外。今年2月,杨紫琼成为“美国演员工会奖”(SAG)史上首位亚裔影后。此前,杨紫琼斩获第8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Golden Globe Awards)最佳女主角,惊艳四座。经过40年影视生涯的锤炼,杨紫琼精湛细腻的演技和不惧艰难的勇毅成为她在好莱坞大放光芒的基石,而近年来亚裔在美国主流影视圈的崛起便是成就这位新晋华裔影后的东风。

从杨紫琼在《007之明日帝国》中扮演极为独立的“邦女郎”,到刘玉玲在《致命女人》中演绎的多面夫人西蒙尼;从吴彦祖惊喜加盟的《西部世界》第4季,到漫威首部以亚裔超级英雄为主角的《尚气》;再到获得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无依之地》……美国影视中亚裔越来越频繁地担任主要角色,以亚裔视角讲述的故事也越来越常见。

而早在杨紫琼、刘思慕逐梦演艺圈之前,亚裔已在通往星光大道的荒芜中深耕数十年。其中最成功的当属梅尔·奥勃朗(Merle Oberon)和黄柳霜(Anna May Wong)。奥勃朗于1935年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的亚裔,但由于当时的法律不容种族通婚,她隐瞒了南亚混血的身份。黄柳霜则被称为第一位华裔电影明星,她曾亲身经历好莱坞的种族歧视,对于亚裔女演员遭受的不公待遇直言不讳。

然而,即便亚裔在美国影视行业的发展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他们在好莱坞的代表性仍然不足。据统计,好莱坞仅有6%的角色由亚太裔出演。即便是剧本中原有的亚裔角色,也常常被“洗白”。众所周知,《摘金奇缘》是第一部由全亚裔出演的主流电影,此前该片要求主角由白人出演,遭到原著作者关凯文(Kevin Kwan)断然拒绝。

美国影视行业对亚裔出演复杂角色的不信任感源于认知偏见,以及对于亚裔语言的轻视,这实际上反映了美国主流文化对亚裔文化的疏离。这一点不仅反映在影视圈,更体现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相比其他移民文化融入美国社会所需的时间,部分亚裔直到今天仍觉得自己是“异乡人”。他们与传统文化维持联系的同时,在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中屡屡碰壁。

而好莱坞对亚裔的歧视和成见更超越语言,反映在对亚裔演员的角色定型中——华裔演员往往只能获得“功夫仔”的龙套角色,或扮演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很难获得突破。直到一代代人通过不懈努力瓦解这些刻板印象,直到杨紫琼的影后桂冠穿透了这层“玻璃天花板”,后来者才能迎来更多可能性。

现实中,如杨紫琼一般打破亚裔刻板印象的开拓者不止存在于影视行业。正如《瞬息全宇宙》的女主人公,洗衣店老板娘伊芙琳·王穿越的多重宇宙一样,各行各业都在涌现亚裔领路人。要让主流社会看见亚裔、正视亚裔,我们需要更多“杨紫琼”走上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