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醇逸獲知數十家長在其辦公室門外示威後,派職員邀他們展開溝通,在眾家長與他舌劍唇槍長達個多小時後,雖然加强了溝通但並沒有共識,劉醇逸認為疫情後是紐約推行小班制的最好時機,而家長認為法案將打擊現時學區的優質教學。
也有孩子的劉醇逸表示,明白家長的恐懼和憂慮,他說,隨著人口增加,紐約市多年來都被詬病課室過擠,尤其是狀元學區,如貝賽高中,卡多索高中等,學生人數多達6千,早在2007年教育憲法訴訟案(Sound Basic Education)中,法庭指定學校課室以25人為標準的小班制,但是因為資金撥款問題,多年來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付諸實行,在他三年來不斷質問教育局,終於紐約州獲得40億實行小班制,當中紐約市獲16億,可以在2023年實施。
劉醇逸表示,25人小班制是訴訟案的規定,不是他個人的法案,紐約市疫情過後,學校的入學人數正在減少,幼兒園入學人數上限將導致學校預算減少,這是推行小班制的最佳時機。
家長們表示,小班制超出的學生去向,成了家長的憂慮,師資能否配合成問題,多出的學生可能被市教育局隨意安排,同時在學區建立新學校追不上配額的可能。
劉醇逸表示,真正的問題是紐約市教育局,他們最大問題是沒有長達計劃,這卻是超出州參議員的立法範疇,但是他會密切注視教育局的運作,有沒有胡亂安放學生的問題。
家長認為公立學校家長的最大需求是充實課程和課後計劃。遵守小班級規模要求將以犧牲家庭對孩子的需要和期望為代價是他們最大擔憂。
同時,強制班級人數上限將減少紐約市家庭想要更多課程的席位:有天才班 (G&T)、AP 課程、專業高中 (SHSAT) 和其他需求旺盛的初中和高中。許多學校人滿為患,主要是因為空間有限;因此,設置上限將迫使學生乘坐拖車或重新分區並乘坐公共汽車前往有能力的入學人數不足的學校他們可能會接受使用專用學校空間的治療和退出服務。
劉醇逸最後表示,州長雖有否決權,但他相信州議會亦會推翻州長的否決。
家長亦認為,强行小班制將賦予了市教育局的權力,而市教育局很多措施都被詬病和批評,劉醇逸的解釋無法消除他們的憂慮。
30多位中外家長貝賽示威 抗議劉醇逸小班制教育法案

近30多位中外家長22日冒著酷暑在州參議員劉醇逸貝賽辦公室門外示威,抗議他在沒有接納公眾意見下在立法會議最後幾天通過班級規模授權 (A10498/S9460)法案,表面增加過億資金推動小班制,實際進一步傷害優質教學,其中深受其害是皇后區以華人學生為主的25、26及28學區,並促請州長胡楚否決這兩法案。
朱雅婷表示,劉醇逸在立法會議的最後一周宣布了兩項法案,均在72小時內獲得議會的批准。教師工會和特殊利益團體慶祝。但這不是家長想要的。州府將撥16億在2023年實行學校小班制,多出學生將由教育局調派,這些原來在優質學區的學生將被迫到其他學區,在學術表現及交通直接影響學生前程,其中最受影響是皇后區25、26及28學區,當中以亞裔學生受衝擊最大。
朱雅婷說,以25學區為例,有49%亞裔學生,37所K-8學校,33所學校的教室過擠現象,超過2600名學生需要離開這些學校。26區有54%亞裔學生,28所K-8學校, 24所學校的教室過擠,超過2100名學生需要離開這些學校,這些學生會去哪裡?我們學區的大多數學校都超負荷,根本沒有更多的空間。為了滿足每班25名學童的要求,他們將限制SHSAT的錄取,將限制AP課程。他們將限制已經人滿為患的Bayside、Francis Lewis和Cardozo的座位,並將孩子安置在能夠遵守25個班級上限的高中。強制班級人數上限將減少紐約市家庭想要更多課程的席位:天才班 (G&T)、AP課程、SHSAT和其他需求旺盛的初中和高中。許多學校人滿為患,主要是因為空間有限;因此,設置上限將迫使學生乘坐長程交通或重新分區並乘坐公共汽車前往人數不足的學校。不單影響學生,也加重家長的身心負擔。
家長 Effi Zakvy表示,我們反對強制小班授課的後果。如果一所學校的一個班級有34名學生,需要分成2個班。這意味著需要雙倍的教室空間和雙倍的教師人數。如果一所學校有10個班級,每班34人,那麼現在需要14個班級來容納學生人數。這增加了40%。因此,我們談論的是教室數量和教師數量都增加了40%到 100%。皇后區的學校已有人滿為患。他們中的一些人的容量幾乎翻了一番。我們將在哪裡舉辦所有這些額外的課程?根本沒有空間。許多經驗豐富的教師在過去兩年中已經退休。你更喜歡讓你的孩子在32人的課室和一位優秀的老師,還是在25人的班級和一個平庸的老師?您的孩子在哪裡學得更好。
Effi Zakvy說,政客想要更小的班級規模,在迎合特殊利益集團和工會。而不是更多的充實課程、更多的課班、更多的輔導、更多的運動隊。然而,如果將花費數十億美元並轉移教學資源的小班教學,所有這些課程都必須減少而不是增加。紐約市的大多數學校約58%已經開設了小班教學。研究表明,對於8歲以下的學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來說,縮小班級規模有時會有所幫助。當研究沒有指出任何重大的學術進步時,為什麼我們要強制為所有學生開設小班課程呢?
家長藏東慧表示,許多華人家長都是為了子女受優質教育搬到好學區,若實施25人小班制將有很多人被迫外調其他學區,這違反了學生原意也對刻意孟母三遷的家長很不公平,他希望劉醇逸能修改法案,或者州長否決他的法案。

示威者認為劉醇逸很多教育政策在討好教師工會,諷刺他就是工會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