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陳倩雯表示,8月11 日新聞發布會之前,其辦公室已多次與現任管理公司討論商場的未來。由於商場與唐人街小企業的振興息息相關,為確保商戶受到公平對待,以及商場內部不善管理的糟糕狀態,需要進行巨大資金維修。亞平會及華埠商改區為小企業提供幫助有良好的記錄,尤其商場租戶大都不諳英語。如果市府選擇確定另一家管理公司,他們將通過提案(RFP)或拍賣來實現,這兩種選擇都向公眾開放,絕不會黑箱業。
陳倩雯表示,9月1日的限期來自法庭規定,最終是市行政服務部(DCAS)決定是否批准延期至10月3日。在法庭上種種證據表明,目前的管理公司沒有能力照顧商場內的租戶,也沒有妥善維修商場,她相信中斷現在管理公司最符合市府及租戶的利益。
陳倩雯並列出怡東商場長期不妥善行為,經營者長期不交租金,早在1995年租約就因解決未付款項而進行了修訂,管理公司目前欠紐約市近1300萬美元的欠租和其他費用。
多年來,DCAS一直試圖與管理公司協商,時間表如下:
1995年11月:DCAS修改了租約。
2014年2月:管理公司簽訂協議以支付拖欠租金的百分比。
2014年10月:管理公司停止支付PILOT費用。
2014年12月至2017年10月:市政府多次嘗試協商付款。
2018年2月:DCAS發出違約通知。
2018年3月:EBM回應違約通知。
2018年4月:DCAS提交欠租通知。
2018年5月:DCAS和管理公司簽訂了規定協議,要求提供轉租和某些其他文件。
2019年1月:進入州法院命令,要求支付基本租金、和Pilot收費。
2019年2月:進入州法院命令,要求公司提供經過認證的財務。
2019年7月:EBM未能遵守州法院的命令並在美國提交第11章破產請願書。
陳倩雯指出,該物業由於管理和維護不善,需要大量資金修繕,儘管如此,紐約市相信,只要有一個負責任的管理公司,這個商場可以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場所,或是唐人街的商業和文化中心。
代繳稅(PILOT)源自聯邦政府為其設於地方政府領地上、而地方政府又無法向其收取地稅的物業而向地方政府提供的經濟補償,市府在出租自己所屬的物業時,也常常使用這種替代稅收的形式,向物業運營者收取費用。根據市財政局網站上的信息,製造業、工業和非牟利機構可以通過與市府簽署PILOT合約而獲得一定的稅務優惠。市行政服務局發言人昨日未有回答記者具體提問,回應相關事件時表示:「怡東商場是華埠社區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市府出手保護那裡的小商家、交由新的管理方重振這棟物業的原因。目前的運營者在過去20年裡多次未交租金,已經違反了承諾。社區應當得到比未兌現的承諾更好的待遇。」
亞平會行政總監俞思亮表示,該會受到市議員之邀出席8月11日記者會,並非要取代管理,因亞平會振興中心有多年協助華埠小商業的經驗,也知道商戶有很多不諳英語的新移民,他們願意提供協助,令商戶獲得輔助渡過難關。
俞思亮認為既然管理公司劣蹟斑斑,應轉換有能力的公司,華埠商業走向凋零大家有目共睹,前陣子的華埠夜市不單令華埠長者出門,也吸引許多人從其他地方前來華埠,出現了久已罕見的人潮,所以怡東商場應該好好營運管理,除了出租給商戶,也可設藝術家攤位吸引年青人重來華埠,這對東百老滙的商家帶來商機。無論誰是新管理公司,亞平會都願意合作重振華埠經濟。
馬泰辦公室願意為商戶協商
候任市議員馬泰辦公室代表王軼洋昨日也參與怡東商場商戶的記者會,他表示,馬泰一直關心怡東商場租約的事宜,希望現任管理方能夠與市行政服務局續租。他還表示,市議員陳倩雯此前召開記者會宣布市府將接管怡東商場一事毫無透明度,應當等紐約市新一屆政府於明年1月上台後,與現管理方就租約進行協商,積極採納社區意見,做到公平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