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华人的困境与机遇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20-05-01 07:59:01 ]

麻省医疗中心

图片版权
Image caption4月24日,WeStar联盟的志愿者向麻省一个医疗中心运送防护装备。

波士顿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华裔美国人王华在2月底新冠病毒开始在美国蔓延时,带领马萨诸塞州(麻省)莱克星顿(Lexington)镇华人协会对社区进行防护教育。但没有想到的是,形势急转直下。十天后,美国确诊病例破千,又过了几天,数字过万。

作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特聘教授,王华称自己是“半个武汉人”,在援助武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病毒在美国蔓延,他又带领团队发起筹款,利用当初援助武汉的经验,从中国购买医护物资运到美国。

截至4月24日,王华带领的团队筹款约10.7万美元,捐助了52家医院和诊所、34家老人院和16家政府机构及社区单位,共计捐出约10.7万件医疗物资。

“当所有医院开始向社会求助时,我们非常震惊,觉得跟当初武汉缺乏医护物资的情况惊人地相似,”王华对BBC中文说。他80年代末来美国深造,后来在波士顿附近的历史名镇莱克星顿安家。这里是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人均教育水平高过全国,目前有近30%的人口是亚裔。

在波士顿附近,有一群像王华一样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来到美国的留学生。他们在完成硕士或博士学位后,移民留下来。20多年来,他们像许多埋头苦干的华人移民一样,努力工作,赚钱养家,不问政治。至到最近十年,这些当年的精英学子才开始走出华人圈子,向主流社会靠拢。

疫情期间,美国华裔甚至亚裔被污名化对待,有些甚至遭遇人身攻击。美国总统特朗普口中的“中国病毒”把他们推到一股反亚裔浪潮的风口浪尖。在难以指望两国政府消除极端情绪的情况下,这些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华裔精英不仅组织自救,还尝试反击歧视。

在美华人协会图片版权
Image caption2月26日,WeStar联盟的志愿者正在准备向武汉医院发送医疗物资。

一条口罩供应链汇聚50个团体

王华的团队是当地华人团体WeStar联盟的一部分。WeStar在一年前因组织春晚而成立,在援助武汉时,凭借一条不错的物流渠道汇集了50多个团体,包括各种同乡会、校友会、兴趣小组、文化中心、中文学校等。

每个团体的成员从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平时只在特定领域里交流信息,日常组织大多松散。疫情让他们凝聚起来,结为联盟,并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划分成医学组、教育组、反歧视组、公共关系组、支持华人企业组等组别。

在援助美国社区时,WeStar联盟还成立了“资质验证组”,负责筛选货源,并按照两国的认证标准鉴定口罩质量。王华说,“我们不看对方提供的文书,而是直接到官方机构验证。国内查国药局,美国查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和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他说,这个组为应付时差而几乎24小时运转,每天的工作“繁重而乏味”。

整个联盟陆续对接了200多家中国工厂和口罩承包商。本着“不买黄牛货”的原则筛选到30个,最后敲定6个货源。

截止目前,WeStar联盟共筹集了约26万美元捐款,捐出医疗物资20.6万件,分别捐给了68家医院和诊所、50家老人院,以及33家政府机构和社区单位。

杨安泽粉丝团图片版权
Image caption王华(右)曾是杨安泽(左)粉丝团“杨帮”在麻省和新罕布什尔州的帮主。

社区领军人物

王华受到居住在当地的知名华裔数学家、哈佛大学退休教授何毓琦(Yu-Chi Ho)和其夫人、社区活跃人士胡小非(Sophia Ho)的帮助,在2011年与十几位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组成社区小组,开始参与当地社区建设。按他的话说,“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从建造中文图书馆、组织历史文化讲座,到助力华人参与社区竞选,并在2018年担任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亚裔美国人杨安泽(Andrew Yang)的粉丝团"杨帮"在马萨诸塞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的帮主,王华成为镇上组织社区、参与政治的领军人物。

2月12日杨安泽退选之时,王华在朋友圈发了一句感概:“Andrew,我们以你为傲!”他认为,从一个无名小卒走到总统候选人,杨安泽的勇气和坚持已经证明亚裔有能力引领社会。他将这种精神延续到这次援助行动。

王华形容,华人团体的凝聚是铸造“盾与箭:的过程。“盾”意味着平时在社区深耕,当实力足够强大,一旦利益受到侵害,则“亮剑”为自己发声。

他将这次援助美国社会比作“亮剑”,而亮剑的目的,“不仅是防护疫情,也是跟污名化和歧视做斗争”。

美国麻省图片版权
Image caption莱克星顿华人协会在街角设置了口罩自助服务站,已经为居民提供了2000多个口罩。

反击歧视

疫情爆发以来,中美两国政府相互指责,掀起激烈的地缘政治之争。美国华裔成为政治比拼的替罪羊,两边不讨好。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对亚裔的歧视暴露出来,言语攻击、行为侮辱的遭遇时有发生。美国联邦调查局也警告,针对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美国人的仇恨歧视可能会急速攀升。

作为麻省阿克顿(Acton)镇华人协会的前任联席主席,57岁的华裔美国人王晓冬一方面批评中国政府在疫情爆发初期压制言论的做法,另一方面认为这不是导致疫情在美扩散的主要原因,谴责美国政府不够重视。

但她说,与其谴责,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社区,和其他族裔一起推动社会改变。她从3月中旬开始带领团队筹款抗疫,组织捐赠。

截止目前,阿克顿华协与阿克顿中文学校一起,共筹集了8000美元捐款,已经从中国购买了1.6万件口罩等防护物资,捐给了5间医院和诊所,以及消防局、邮政局、老人院和超市。

“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拿到口罩。这是天赐良机,让中国人向美国社会回馈爱心和热情,成为社会的一份子,把我们的形象改善和树立起来。”王晓冬对BBC中文说。她90年代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来美国深造,后来在一家大型跨国科技公司任职。

美国麻省图片版权
Image caption王晓冬(右二)和她的朋友们在建造花园,她称“象征我们在这里开花结果”。

在变局中寻找出路

3月以来,美国确诊病例直线上升。而此时中国疫情缓和,这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在疫情爆发前每天可以生产1000万个口罩,占全球产量的一半,如今产量更增加了近12倍。一些供应商急切想把物资买到国外。

在政府层面上,中国向欧洲多个国家运送口罩,而不断有报道称产品质量不达标。后来中国加强监管,但与美国的合作依然裹足不前。于是,美国华裔再次搭建桥梁,着手将口罩运回美国。

王晓冬说,刚开始很多人想借机把生意带到美国,也有人想以募捐的名义打出品牌。她形容推销过来的口罩“鱼龙混杂”,确实有不少劣质品。

同一时间,王晓冬通过她在美国的人际关系,联系到几所医院的负责人,尝试引进口罩。不过,因为不少医院有固定的采购渠道,并且对质量要求严格。这让她多次碰壁。

居住在夏威夷州的注册律师Russell Leu也遇到了同样问题。他是第四代华裔移民,在中国执业和教书多年,与中国公司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关系。他在中国爆发疫情后回到美国,也动员社会关系为两地抗疫筹款。但大部分美国医院将他拒之门外。

Russell Leu对BBC中文说,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刚开始并没有足够重视,认为不需要储备口罩。另一方面,医院没有足够预算去购买口罩。“他们告诉我,除非超级便宜,否则我们不会买。”

疫情在美国迅速扩散,到了3月底,全美确诊人数突破20万,死亡人数超过5000。美国此时开始改变对戴口罩的态度,疾病控制中心称,由于很多感染者未出现病状,建议民众用衣物遮盖面部。与此同时,很多医院发布求助信息,称医疗物资告急。王晓冬说,这时对于普通口罩的标准放低了,捐赠物资才随之跟上。

据王晓冬观察,在麻省几乎没有华人团体能够以商业行为成功与本地社区合作,九成口罩属于捐助性质。

为公民社会打下基础

美国马里兰大学亚裔美国人研究系的教授Janelle Wong也对BBC中文说,“在组织援助当地社区的过程中,华裔美国人为未来参与公民社会打下了基础,有望为增加社会动员和关注带来资源。”

在美国,亚裔美国人是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其中华裔约占总数四分之一。截至2017年,华裔人口超过500万。但在美国所有种族和族裔的选民中,华裔的投票参与度是最低的。

WeStar联盟最近也有了“走出华人社区”的想法。4月23日,联盟核心成员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等疫情过后,是否要成立董事会、章程如何写、是否正式注册以及加入选举团等议题。

美国华人协会图片版权
Image caption许多协会成员几乎成了全职志愿者,但需求还是源源不断的进来,这让王华(前左)感到很无力。

更广阔的空间等待他们去开拓,不过,要获得社会上更大范围的认可,前方依然挑战重重。王华也承认,当初50多个团队为援助武汉而共同发力的创举,在救助美国社区时出现松散迹象,积极参与的团体剩下十几个。

而反抗种族主义的道路更加艰难。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教授Josephine Park也对BBC中文说,目前华裔所做的积极行动更多是服务于华裔自己的社区,“而要反抗种族主义,必须放眼于更广泛地针对美国白人至上的斗争。”

旧金山州立大学研究美国亚裔的张华耀(Russell Jeung)教授对BBC中文说,华裔群体因共同的文化和目前面临的种族主义而变得更有凝聚力。但从历史来看,公民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的行为并没有减少针对亚裔美国人或其他少数族裔的种族主义。“这在社会上根深蒂固,”他强调

上一篇:纽约疫情通报 所有学校关闭到学年结束
下一篇:确保每天消毒 纽约地铁午夜停运4小时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