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一个需要经过大量刺激,才会开始逐渐发展的器官,所以在出生后,接触到外界环境、接受到不同的资讯,就渐渐发展了不同的地方;而在0~6岁的时候,大脑还像是一张白纸,所以学习能力最好、发展最快,之后就会趋缓、渐渐变得成熟,所以如果想要发展未来学习的能力,也要注意0~6岁的黄金期。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神经学家戴蒙(Marian C. Diamond)和霍普森(Janet Hopson),在1998年时就提出「幼儿大脑发展」的理论,她们强调人类在 10 岁以前脑部的成长发育相当快速,通常能达到成人大脑重量的 90%,但成人脑部的重量只占体重约 2.5%,却消耗了人体约 20%的葡萄糖与养份,所以幼儿的大脑训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动物唯有在需要聪明时才会变聪明。」戴蒙和霍普森表示。而一个出生婴儿的脑中有100 亿以上的神经元等待被启动,其中 50%以上会受环境与学习经验的影响,如何配合幼儿的学习给予适当的刺激,是很重要的。
不过也要特别注意的是,大脑的专注时间不能太长,随著时间过去专注就会下滑,每次的循环大约是90~110分钟左右,所以大概在高专注学习30~60分钟之后,就要让孩子休息放松,否则大脑可能会因为资讯过多而启动「保护机制」,反而关闭起来不想运转了。
常见的脑部部位主要功能
大脑皮质:分为四大脑叶,左右两半球共八叶。负责思考、记忆、与学习等复杂之认知与情绪。
额叶:处理计划、语言、产生想法、工作记忆及人格。 顶叶:掌管感觉功能,特别是触觉与视觉。 枕叶:掌管视觉功能。 颞叶:主管语言与非语言声音的辨别,另外负责一些物体之视觉辨识。边缘系统:管理学习、记忆、情绪与动机。
海马回:新讯息的学习与长期记忆的储存。
视丘:将感觉讯息转运至大脑皮质的中介,为大脑中处理知觉讯息输入和自我回馈的关键区域。
网状系统:位于脑中央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结于此,控制睡眠、意识与注意力。
小脑:程序性学习、反射性学习与制约反应。运动的协调性与平衡感,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新生儿在8个月左右会开始进入学语言的阶段,一直到3、4岁发展成熟,所以在这个阶段,要尽可能的让孩子接受不同语言的刺激,这样才会发展出更多学习语言的神经元,让孩子能将语言的听觉、视觉、逻辑运用都成长成熟,使得不同的语言也可以像母语一样运用自如,而且未来的沟通能力也会变好。
不同语言刺激 男女生刺激方法不同在2008年,美国《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ia)期刊上一项研究显示,男女生在学习语言的大脑运作是完全不同的,男孩如果利用视觉学习语言,他所记忆的就是视觉性的语言,如果用听觉来学语言,就记住语言的听觉性;例如一个男孩学一个词汇是从学写字开始,他可能会写但不会念,如果从「听词」开始学,写出正确的字就比较困难,或是念得出来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男孩的优势是,他们的联想力很丰富,如果用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做「联想字卡」,他们学习效率就会比较好,像是把同部首的字都放在一起,讲解这些字的渊源;或是把同义词都放在一起,就可以慢慢举一反三。
女孩学习语言的方式就完全相反,她们能接受「抽象」的学习,所以只要多听别人讲话、很快就能自己学会语言,甚至用图像配合声音,例如给她们一张画著「鱼」的字卡,她们也能记住这是「鱼」、写得出正确的字也会读。
所以对于男孩来说,要给的是「联想的视觉刺激」,而女孩则是要多给「实际互动的听觉刺激」
根据气象报道,对于那些希望圣诞节下雪的纽约人来说,天气预报相当令人沮丧。AccuWeather的数据显示,今年纽约市经历白色圣诞节的可能性“很低”。但也有一些好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