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跑了一个马拉松,据说是马拉松大满贯赛事。跑了四年了,已经对全马兴趣有限了,只是拍照晒图点赞混吃喝,既然中签了,无论如何也要去假装一次。
第三次到纽约。前二次一次是旅游一次是友人带路,毕竟第一次一个人实地考察,做足了调查工作,路线设定交通行走参观要点。下飞机坐地铁,一上街感觉恍惚,咋像上海的感觉呢?马路上的红绿灯空气中的潮湿狭窄的马路,同行的上海友人也是如此的感受。入住旅店后,毕业三十年后又重逢的大学同学已经在大堂门口了。边聊边吃喝,上海某化学系毕业的同学已经在美国当医生了,还在曼哈顿开了二个诊所,人生如梦啊,也没啥好羡慕的,人家毕竟在美国读了十多年的高等教育课程。
饭饱酒足,已经十点,出发时代广场。既然是来纽约跳广场舞,总要熟悉一下环境吧。毕竟是世界第一大都市。前二次都是大白天来参观的,这次是半夜,想不到人比大白天还要多啊,游客小贩警察马匹一应俱全。个人感受最深的就是电子广告牌,这也只有在晚上才能显示出来,一个个比篮球场还大的忽闪忽闪的广告牌,整条街都是。同学告诉我纽约的地铁是二十四小时的,世界唯一一家二十四小时服务的苹果专卖店就在第五大道上。还说几年前地铁停电,结果半个曼哈顿的店都停了。后来回到我住宿的地方,门口的面包店居然也是二十四小时开的。一起共进晚餐的意大利餐馆居然早上三点才关门。看着这破旧的地铁,同学告诉我,这东西已经运行了上百年啦,咋能跟上海比呢?后来坐了几天地铁,还真是方便。二十四小时连轴运作的地铁还能轮番检修,真也佩服当年的地铁设计者。
转头来到展会,真的壮观,三天里要迎接十多万人次啊。到展会就是一个字:买买买。一件普通的夹克衫标价130美金,几乎每人一件。要不是衣服上有logo,30美金也未必有人买。何况加拿大人,穿夹克衫一年不超过二周,也不知道啥时候能穿出去摆显。展会中唯一穿的多的衣服就是波马夹克衫,各个年份的都有。懂得人一看就知道那人跑的很快哦,不懂的人以为是波士顿的旅游纪念衫,穿了这么多年还舍不得扔。美国东西就是贵啊,一件夹克都要穿好几年,这么冷的天还是一件又旧又薄的夹克。
穿过中央公园,假装熏陶一下艺术细胞,看看大都会。我也看不懂多少。看了看简介,人家一百多年前就有了啊。当年的欧洲移民就自己的文化传承通过博物馆的形式流传给后人了,慢慢地把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都收集起来了。这寸土寸金的中央公园为啥一百多年来不被开发商搞几个摩天大楼呢?凭空安置在曼哈顿岛的中央,多阻碍交通,严重影响商业开发啊。
演出开始了。问了问周围的跑友,很多人都是三四点就起床了,坐轮渡的赶地铁的挤公交的,凌晨四点的纽约一样车水马龙,警察义工坦克后备役,要不是假装跑步,子曰君子不入险地。毕竟是五万多人参加的比赛,这组织也是很费周折,五百多美金的报名费,估计一大半用于后勤和安全保障。
刚才看了别人的赛记,都是大量跑步的数据。我就是去混奖牌混照片然后等大家点赞满足自己虚荣心的那种人。当然一路上也不断的跟路边的观众一起娱乐。比赛一下桥,就是进入墨西哥人的住宅区,看着穿墨西哥民族运动衫的人一边跑一边吆喝,我也考虑下次换件衣服。转眼进入意大利后裔的居住区,叽叽哇哇的提阿莫密阿莫,像假装也假装不了,皮肤颜色不对。到了布鲁克林,热情的居民载歌载舞强烈的节奏感觉跑步也轻松很多。一路上看到五次日本旗,假冒,成功三次,失败二次。看到三次韩国旗,假冒,过关。一次台湾旗,互动。身穿加拿大国旗服,三个跑友上来互动。全程没看到天朝的国旗,没机会假冒。全程42公里,除了俩座桥没人忽悠,想偷个懒都难啊。第二座桥真的很长啊,将近1英里的上坡啊。
纽约不错。套用纽约人的话:我们这是纽约约约约约约。
昨天晚上看到一篇文章,蛮有意思的。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Race Medicine (IIRM)的统计数据,每年约有 110 万跑者完成马拉松比赛,约占世界人口的 0.01%。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