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民眾意識到提前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然而,還是有家長分不清楚流感與感冒的差異,以為只要一針打下去,秋冬季節就會「統統免疫」。其實流感與感冒是不一樣的疾病,不但引起疾病的成因不同,症狀也有區別。

★感冒較輕微 流感全身痠痛

普通感冒和流感(舊稱流行性感冒)在中文而言,很容易令人混淆,若就英文名稱來看,感冒是common cold ,而流感則是 flu (influenza的簡稱),大不相同。研究顯示,上百種病毒都與普通感冒有關,而引起流感則有特定的幾種病毒。

症狀方面,雖感冒、流感都有可能會出現喉嚨痛、流鼻水、咳嗽、發燒等症狀,但流感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會有全身肌肉痠痛、無力或倦怠感,以及超過華氏102.2度高燒不退等症狀。

感冒只要多喝水、多休息,有時可以不必吃藥打針也會自然痊癒,但流感通常須一至二個星期才會恢復,患者也往往須請假好幾天在家休養,才能恢復元氣。

★流感病毒 分A、B、C三型

台灣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流感病毒分為A、B、C三型,C型以感染動物為主,幾乎不會感染人類,又稱禽流感,只有少數因職業關係而需要長時間接觸禽鳥的工作者,才需要接種C型禽流感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每年2月都會舉行專家會議,預測當年秋冬季可能流行的病毒株,再由藥廠製成疫苗,讓大家在入秋後接種,形成保護力。

★接種疫苗 並不是永久保固

不是接種疫苗後就不會得到流感。羅一鈞解釋,流感疫苗接種是透過輕微的病毒感染,啟動人體免疫力,但保護力約莫在三至六個月就會逐漸衰退,且每年流行的病毒株不同,因此隔年入秋後,還需要再打新的疫苗。

此外,有些人接種之後會出現局部紅腫、發燒等不良反應,這也是因病毒在體內活化所致,並不代表疫苗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