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哈頓中城中餐廳「傾國傾城」(Cafe China)在其設計別致的內部空間推出一項攝影展,展出華人攝影藝術家蔡文悠的作品。作為著名藝術家蔡國強的女兒,蔡文悠的作品別具風格,而前(18)日開幕的這項為期一年的展覽,也是「傾國傾城」東主王怡明將她獨到的藝術品位和理念與美食空間相結合的又一次嘗試。
王怡明出生於中國哈爾濱,1999年來美國讀研究生,因為對美食的熱愛,2010年前她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放棄了銀行的工作和先生張弦一起在曼哈頓中城創辦了中餐館「傾城」 (Café China)。「傾城」以老上海風情的裝潢和地道的川菜一炮而紅,從2012到2019年蟬聯獲得米其林一星,成為紐約為數不多連續獲此殊榮的中餐館。「傾城」摘星後,王怡明和張弦趁熱打鐵又在曼哈頓翠貝卡創辦了主打上海菜的「傾國」(China Blue)和在布魯崙威廉斯堡創辦了「鴛鴦」(Birds of a Feather)。但疫情期間「傾國」不敵租金壓力關張,「傾城」則剛好租約到期。王怡明和張弦趁此時機與布萊恩公園附近一家老舊店面簽下新租約,將「傾國」和「傾城」的靈魂融入其中,打造成兩年前開張的這家新餐廳「傾國傾城」。
王怡明說,她在「傾國傾城」的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紐約的餐廳大多是一樓臨街,而「傾國傾城」卻利用了原建築兩層樓加中間半層儲存室的結構,打造成以迂迴曲折的樓梯連結,並配有圓窗的三層空間,將她情有獨鍾的中式園林風韻不著痕跡地融入其中。而在這樣的空間舉辦藝術展的想法則源於70年代藝術界興起的「另類空間」概念,即藝術家走出傳統畫廊、博物館在普羅大眾聚集的空間培養新的受眾。
這次推出的《蔡文悠:攝手遊廊展覽》是由王怡明和藝評人顧虔凡共同策展,展覽匯集了蔡文悠的三十多幅攝影作品,其中一組由20多幅照片構成的牆面裝置作品布置在餐廳的遊廊展廳區域,排布方式讓人聯想到典型的家庭照片牆。觀眾欣賞這些作品有種在中式的抄手遊廊上邊逛邊看風景的悠然感覺,這些攝影作品配上餐廳中裝飾的王怡明收藏的古董器件更是相得益彰。而這與蔡文悠對攝影的看法也不謀而合:她並不把攝影當作一種藝術形式,而是傳情達意的視覺紀錄,使她與朋友家人共度時光的記憶能鮮活生動地留存下來。
1989年出生的蔡文悠先後於羅德島設計學院和英國的Goldsmiths學院獲得BFA純藝術學士學位和MA碩士學位。她是致力於促進與藝術家和設計師合作的創意平台Special Special的創始人及總監,她的新書《不辭而別》即將在2024年春季問世,其中收錄了她拍攝閩南傳統喪葬儀式的照片。
王怡明說,她一直認為藝術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但又能與用餐空間相濡以沫,這次的展覽就是對這一理念的詮釋。藝術在疫情期間也曾在幫助餐飲業度過難關方面發揮過作用,但王怡明說,疫情之後人們的工作生活習慣已經改變,不可能完全回到從前,再加上AI發展使未來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降低了人們的安全感,所以餐飲業要想完全走出逆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這次展覽將到2025年1月28日結束,「傾國傾城」的地址是曼哈頓西37街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