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拽冰山示意图
01
拖拽冰山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事。
2016年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在一项名为“ Kara-leto-2016”的极地远航行动中,展示了其可以通过外力作用成功改变大型冰山移动轨迹的技术。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拖拽冰山。
试验动用了一艘名为“德拉尼岑船长号”的破冰船和一艘极地科考船,试验场地选在了喀拉海(北冰洋边海)。两艘船借助特殊钢索拖拽冰山,一共进行了18次试验,成功让一些冰山在原有漂流路径上扭转了90°~180°,还顺利同时拖拽了两块冰山。
试验中拖动的大部分冰山重10~50万吨,其中最大一块冰山重量超过100万吨。拖行最长距离达80公里。
北极大陆架上有不少海上石油设施及钻井平台,漂浮的冰山有很大机会撞击它们,造成严重的破坏和环境大灾难,人工拖拽冰山是一个有效的防御措施,这也是该试验的设计初衷。
自从俄罗斯人成功证明人工拖拽冰山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之后,近两三年,在加拿大陆续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拖拽冰山的公司,目的基本也是为了保护石油开采离岸平台。
而在南非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下简称阿联酋),也有人提出了颇为大胆的拖拽冰山方案,当然,这都是针对南极冰山的。
“德拉尼岑船长号”破冰船拖拽冰山试验
02
冰山在本质上就是一块块淡水大浮冰。
在北冰洋,冰山产生的速率为每年2800亿立方米,在南极则高达每年18000亿立方米,可以说是取之不尽。一座小冰山的重量约为10~20万吨(长宽高约50米)。如果按照平均每人每天100升的用水量,一座小冰山至少可满足100万人一天的用水需求。
大一些的冰山则可重达上千万吨(长宽高约200多米),足以解决20万人一年的用水问题。
对于水资源极度短缺的非洲和中东地区,冰山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可谓是直接缓解水危机的“救命水”。
南极每年有10万多座冰山融化到海洋中,与其眼巴巴地让淡水被浪费在海洋中,还不如想方设法让它们成为重要的供水源。在拖拽冰山的可行性被证实后,“觊觎”冰山多年的当地人们要把梦想付诸于行动了。南极冰山
南非近年来干旱十分严重,开普敦市曾停止供应所有居民家里水龙头的自来水,迫使居民在公共水管上排队取水。
包括著名打捞船长斯隆在内的一批工程师建议,将油轮驶往南极洲,用“巨型皮带”套住一座巨大的冰山,缓慢向北拖曳到南非的圣赫勒那湾。开普敦大学气候科学家约翰斯顿称:
“尽管市政府官员目前没有考虑这项计划,但确实值得一试。一座约1亿吨大小的冰山,理想情况下可以在开普敦1000英里(1610公里)内找到。”
无独有偶,在年均降雨量不到100毫米,世界上十大最缺水国家之一的阿联酋,当地一家公司也斥资5000万美元推出了“阿联酋冰山项目”,计划将名为“利维坦”的冰山从南极洲的希尔德岛拖拽至七个酋长国之一的富查伊拉海岸线,全程12000公里。
该冰山的淡水量有200亿加仑(760亿升),可以满足100万人5年的用水需求。
根据模拟器预测,整个计划耗时一年。该公司董事阿尔谢希说:
“当成功完成拖拽后,我们将协助提供淡水,使阿联酋成为向世界出口水的中心。”
该公司计划在2019年底进行一次短途的试运行,将一座冰山拖拽到澳大利亚或南非南部海岸。咱们拭目以待。
“阿联酋冰山项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