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机场迷)
盘点大兴机场设计过程中那些惊艳到爆炸的方案!全球顶尖建筑名家参与激烈竞争!
今年机场届最红的网红,非大兴机场莫属了吧,每天都有相关新闻出来,时不时就会被刷屏。毕竟,宇宙最大的名号,可不是吹的。这座机场承载的不只是北京的梦想和期望,它的定位可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可以说是举国关注了。
那么,你知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当年设计过程中有哪些惊艳的方案吗?有哪些建筑大师参与设计了大兴机场,又有哪些绝美的设计最终遗憾未能实现?今天机场迷就带您来一起盘点一下大兴机场的设计过程,看看北京是如何雄心勃勃地打造出一座世界级的新机场。
2011年6月,就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启用了3年,“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建筑方案设计”全球招标正式启动,对于参与资格预审的全球多家知名建筑事务所而言,他们要设计的,是一座远期旅客吞吐量达1亿人次以上的全球最大机场。
之后,7家联合体获得了大兴机场的设计资格。这7家联合体的每个成员,都是全球知名的机场设计公司或者建筑设计名家。
7家联合体名单:
1.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联合体
2.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加坡CPG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体
3. 英国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 Limited)
4. 美国HOK建筑事务所、荷兰NACO机场咨询公司联合体
5. 英国罗杰斯建筑事务所(Rogers Stirk Habour + Partners)、英国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ARUP)联合体
6. 英国扎哈•哈迪德事务所(Zaha Hadid Architects)等5家公司联合体
7. 法国巴黎机场工程公司(ADPI)
先来看看北京新机场的总体规划,规划是荷兰机场咨询公司(NACO)做的。NACO的总规总共是7条跑道布局,6条平行的南北向跑道,加1条东西向跑道。航站区分为南北两座主楼,外加2座一字型的卫星厅。
©️ NACO
可以看出来NACO的航站区规划和今天已经没区别了,跑道布局后面是调整为了2条东西向跑道,5条南北向跑道。
网络资料图片
总体规划确定了,各家设计方就是在规划航站区的基础上进行航站楼建筑方案设计。设计目标是满足2025年客流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行起降量62万架次。这个规模大概就是北航站楼+卫星厅能够满足的量。
下面就来一家一家地看一下设计方案吧!
首先看到的是,来自本地的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联合体的作品。采用二元对称的构型,突出中轴线的概念,沿中轴线东西两侧设置航站楼。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接下来是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新加坡CPG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体的方案。华东院在机场设计领域实力强大,近年来中标了多家国内大型枢纽机场设计。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楼采用集中式,总共六条垂直平行指廊;卫星厅采用十字形布局。非常宏大的规模!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航站楼内部空间也很大气,屋顶为流畅的曲线型,有很好的指向作用。
网络资料图片
接下来是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福斯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首都机场T3就是他老人家设计的,香港机场T1也是经典代表之作。此外他还参与设计过全球20多座机场航站楼。
©️ Foster + Partners Limited
福斯特的方案创造性的采用了4座航站楼布局,沿北京中轴线一线排开,避免了卫星厅的布局。这样布局的好处在于非常适合未来的扩建。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的航站楼可以延长两侧空侧面积,增加机位,同时分散巨大的客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