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微軟周一(5日)宣布,將與媒體公司Semafor和其他新聞機構合作,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術幫助記者處理新聞內容。
微軟的網誌指出,透過這次合作,該公司將幫助這些媒體找出和改善程序和政策,在新聞採訪和作業上有責任地使用AI。但雙方並未交代金額等合作細節。
Semafor表示,它將推出名為「Signals」的突發新聞動態消息源,記者可以利用OpenAI和微軟工具的幫助,提供讀者關於突發新聞的分析和見解。
Signals的本質是將互聯網上有關某個主題的故事鏈接大集合,由 Semafor 記者策劃和總結。 不同的是,Semafor 建立了一個名為 MISO(「多語言洞察搜尋優化器」)的AI搜尋工具,幫助記者找到各種語言的廣泛報道,從而使策展過程更加高效。該公司將該工具描述為「基於 OpenAI 平台並使用微軟 Bing 搜尋引擎構建的客製化機器人」。
Semafor 執行編輯 Gina Chua 稱,記者通常熟悉各種新聞報道的常用來源,而「MISO 讓他們同時啟動機器人來搜索可能不容易找到的內容,尤其是在非英語網站上。」目前MISO支援英語、西班牙語和中文,並正在開發適用於日語、印地語、德語、法語、阿拉伯語等語言的模型。
與微軟合作的新聞機構,包括紐約市立大學克雷格紐馬克新聞系研究所(Craig Newmark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網上新聞協會(Online News Association)和GroundTruth Project,一起探索方法將生成式AI融入新聞機構的工作和編輯室。
這次合作實行之際,正值微軟與AI聊天機器人開發公司OpenAI遭《紐約時報》提告。兩家公司被指未經授權使用該報的新聞內容,訓練兩家公司的AI產品。但微軟和OpenAI曾稱,使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訓練AI產品是「合理使用」,這是一種管理未經許可使用有版權內容的法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