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儀說,很自豪她提出的提案能夠得到市議會通過,得以啟動建設法拉盛公交車總站站場的進程,使得這一常識性想法成為現實。
黃敏儀說,法拉盛不僅是東北皇后區的交通樞紐,也是公共交通轉乘最繁忙的中轉站,是紐約市的重要連接點,但法拉盛中心區停泊的公交車造成了交通擁堵和公共安全隱患。早在1960年代,修建法拉盛公交總站站場的提議就被首次提出,那時人們就認識到法拉盛建立公交中心的必要性,不過這個計畫一直沒有實現。
黃敏儀今年4月下旬在市議會提出議案,提議在法拉盛選址建公交車總站站場(Bus Depot),並提議成立一個特別工作組來進行研究和選址,且做出土地徵用和建設的成本預算。
根據提案,工作組負責人將由交通局局長或指定人員擔任,成員包括都市規劃局局長或指定人員,以及市長命名的五名成員。市長還可以邀請任何利益相關者,例如大都會運輸署(MTA)或聯邦、州、市的其它機構參與。
黃敏儀說,在法拉盛建造一個公交車總站站場投資較大,所需時間也較長,不僅需要紐約市的預算撥款,還可能需要聯邦、州的預算撥款。如果沒有務實的提案,就無法倡導或分配資金,這就是工作組的作用。
法拉盛在1940年代的中期,在緬街(Main St.)和羅斯福大道(Roosevelt Ave.)的交叉路口,還存在一個公交車的總站站場,後來它被一家大型百貨商店所取代。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的州參議員Leonard Stavisky提議在友聯街(Union St.)和39大道交界的市政第一停車場,建造一個新的公交車總站站場,但未實現。
黃敏儀說,她不是第一個設想在法拉盛建公交總站站場的人,幾十年過去,現在仍存在這樣的需求,推遲建設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因為隨著公交車數量增加,可選擇的地點可能會因開發而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