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大陆海军测试电磁炮 最大动能世界领先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18-02-06 08:31:57 ]

 

  本周三傍晚,随着一系列照片在社交网络上的“突然”亮相,舷号为936的中国海军072III型“海洋山”号坦克登陆舰在1998年运送工程装备上美济礁后20年之后又火了一把。大家在该舰的舰艏武器甲板上目睹到了一个巨大的炮塔,以及这个炮塔前面口径惊人的大型身管。

  在证明这是军方的武器试验项目而不是什么电影拍摄道具之后,大家的“脑洞”飞快地运转起来。出于海军技术偏重实用的一贯印象,虽然是开脑洞,大家也基本是按照基本法来的。最开始的推测,无非是之前传说已久的中国海军155毫米舰炮的试验炮塔,毕竟这个白色炮塔的外形很像二战中以对海重炮著称的德国“纳尔维克”型驱逐舰的前主炮,但很快大家发现作为一门155毫米炮它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中国海军曾在上世纪80年代动过203毫米舰炮的脑筋,但很显然这门火炮也不是203毫米炮——除了目前不存在这一研制项目外,这门炮的炮管即使对于203毫米炮也太粗了……就当某位小伙伴都开始试图论证这是传说中的中口径多管近防炮的时候,大家才差不多说服自己,要想得更加前卫些。

  

  2017年进行试射的BAE公司电磁炮系统,炮管的形状与“海洋山”号上的巨炮颇为相似

  随后更多的清晰照片以及该舰在完成改装后在江上航行的照片在网上露面,“电磁炮”这个论点才逐渐成为共识。“海洋山”号的巨炮“身管”有着电磁炮的典型特征,舰桥前部的车辆甲板上则放置了多个大型集装箱型舱,其中一个上还有供人使用的民用空调室外机,表明其中还有人员操作和控制的设备。集装箱之间有大量连接的粗电缆,加上登陆舰原本的艏门已经完全焊死,内部结构也应该经过加强,以承载甲板上电磁炮的巨大重量。不得不说,在中国新装备越来越多的新时代,能让军迷们觉得“这特么是啥”的武器已经没有几件,这明显是属于排得上号的。

  

  

  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照片,虽然炮塔本身被包的更严实了,但封死的艏门和甲板上放置的方舱却清晰可见

  至于为什么需要使用一艘登陆舰,而不是海军的专用实验船来进行电磁炮的改装,一来可能是专用试验船都有各自的试验任务,无暇为电磁炮排出档期;二来则是比起舰内大部分空间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试验舰,登陆舰从某种程度上更适合电磁炮的试验和改装。作为“总共三个舱”的登陆舰,其巨大的车辆舱对于需要额外配备发电机组、储能设备、控制系统等的电磁炮试验系统来说,应该是最为合适的安装地点了。而从“海洋山”在江上试航时的水线来看,虽然表面上只是加装了一门电磁炮,但其内部增加的重量显然十分可观。

  

  试航中的“海洋山”号

  目前来看,这门上舰测试的电磁炮应该只是验证电磁炮技术的样炮,而非计划用于实际配备某艘舰艇的作战型号。毕竟这门炮的尺寸实在是太过巨大,而且其附属的各种设备也一点也不紧凑。现实战争毕竟不是动漫或者游戏,那种“全舰伺候一杆枪”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发生,一些媒体所谓的“十年内成为中国海军主力舰炮”也显得过于乐观。

  对于这门电磁炮而言,至关重要的炮口动能、射程、电磁炮本身的寿命、使用的弹药等等情况,在当下的情况下我们还无从可知,为电磁炮提供能源的电力系统的能源储存形式、充电速度、能源利用效率等同样尚不确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既然中国的电磁炮已经开始进行装舰测试,那么其更加早期的地面测试和试验应该都已经完成且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从这一点上来说,虽然“全世界第一门舰载电磁炮”的称号对中国海军来说更像是个虚名,但这种虚名背后体现的,恰恰是中国与美国不相上下,至少是互有短长的电磁炮研究进度。

  

  2008年的美国海军电磁炮试射——当年看来电磁炮装上“朱姆沃尔特”似乎已经指日可待了

  说起电磁炮在美国海军的发展,多少有一些峰回路转,但却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这一领域的参考:早在2000年之后美国在研制“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时,舰上的舰炮系统就曾经认真考虑过使用电磁炮。2003年,美国海军授予BAE公司武器系统分部一份合同,进行为期6个月的将电磁炮配备到新型驱逐舰上的研究。

  经过研究,BAE系统公司认为,拥有81兆瓦电能的“朱姆沃尔特”级综合电力系统舰可以为两门电磁炮提供足够的电力。在舰只以10-18节的速度航行时,电磁炮可以每分钟发射10-12发炮弹。而且按照美国的技术,电磁炮的重量和体积都适合于安装在水面舰只上,唯一面临的主要工程问题只是电磁炮产生的热能管理而已。

  随后电磁炮研制也确实取得了相当的进展。2007年1月16日,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ONR)在弗吉尼亚州海军水面作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举行新型电磁装置交付仪式。美海军没有采用剪刀剪彩这一传统的做法,而是打破惯例,用一门90毫米口径的试验型电磁炮发射1发高速炮弹穿透了仪式彩带。这发炮弹在炮口的初始动能达到7.4兆焦,初速度达每秒2146米;2008年,美国海军测试的电磁炮样炮的动能达到10.64兆焦,初速达到每秒2520米;2010年12月,美国海军的电磁炮测试中,一门测试的电磁炮取得了33兆焦的最大动能,创下了已经公开的电磁炮的世界纪录。

  

  电磁炮装上“自由”级濒海战斗舰的想象图

  但是随后的问题确实让美国海军始料未及。2011年根据负责电磁炮研制的美军将领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说法,由于“成本和效率曲线”在弹丸动能32兆焦时会出现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拐点之后,随着弹丸的过载急剧提升,作为精确制导炮弹内部必须的电子元件开始撑不住这么大的过载了,而一发无制导的炮弹打出360多公里(“朱姆沃尔特”级设定的电磁炮射程)还想命中目标显然是有点强人所难了,因此美国海军建议“见好就收”,专心研制20-32兆焦能量,使用增程炮弹后射程在200公里以下的电磁炮。

  但这类电磁炮的能量实际上没有比155口径的普通火炮大太多,复杂程度倒是大大增加了,也因此,美国电磁炮在那么多年之后也没有再进行更高能量的试射,“朱姆沃尔特”最终也回归了化学能火炮的老路,使用AGS系统的155毫米炮作为其正式的装舰产品。

  在全世界(其实就是美国)对电磁炮的兴趣开始减弱的时候,中国的舰载电磁炮却正在中国科研人员的持续研究之下,“一不小心”在几个领域里走到了世界领先的位置。而这种在尖端科研领域的排名变化,究竟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奋起直追,进而引发这一领域的新一轮竞赛,还是成为中国在这一领域领先探索的标志,就只有看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了。而在当下,对我们来说,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真的将电磁炮视作“最终兵器”的心态,可能是更加重要的。

  

  美国海军的电磁炮实验平台预定为一艘快速输送舰,这是上舰之后的想象图

上一篇:视频:最強火箭首射成功 飞船直奔火星
下一篇:超音速客机重出江湖:3小时内直达世界各地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