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当地时间12日为两种已知的猴痘变种赋予了新名称。世卫组织也在为这种疾病寻找新名称,以消除将病理学疾病与某个动物物种、国家或地区相联系的污名化。

世卫组织已开启公众意见咨询 已收到许多提案

综合新华社、北京参考消息网报道,世卫组织将猴痘病毒的两个分支,用罗马数字代替地理区域。所谓的刚果盆地(中非)进化枝将被改称为“进化枝或亚型1(Ⅰ)”,而西非进化枝将被改称为“进化枝或亚型2(Ⅱ)”,而后者有两个亚变体,将用字母标识:进化枝Ⅱa和进化枝Ⅱb。进化枝指的是包括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子代在内的一个群体分枝。

一名患者展示手上的猴痘病灶。(图片来源:联合国新闻官方网站)

这些名称是由WHO召集的一个科学家团队提出的,其中有病毒学家、进化生物学专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领域的专家。现在,这个专家团队将继续分析取代猴痘的最佳名称是什么。该病毒之所以被称为猴痘,是因为这种病毒是1958年在丹麦一座动物园的猴子身上首次被发现的。此后,根据其在世界上传播的地点,命名了主要变种。

世卫组织表示,还将继续开展猴痘疾病和病毒的命名工作,同时各分支的新名称立即生效。世卫组织此前表示,在命名新识别的病毒及其分支、相关疾病时的惯例是,应避免因这些名称对任何文化、社会、国家、区域、专业或民族群体等造成伤害,并尽量减少此类命名对贸易、旅行、旅游或动物福利的负面影响。

世卫组织已开启公众意见咨询,以便人们可以为这种疾病提出中性名称。该组织的一位发言人12日表示,已经收到了许多提案,其中一些“非常有趣”。

       全美猴痘确诊10392例 是全球确诊最多的国家

大陆央视新闻报道,继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后,拜登政府也于8月4日宣布猴痘成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疾控中心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美猴痘确诊病例已达到10392例,是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另据中央社报道,近期,受疫苗短缺影响,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数千名外国人涌向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接种疫苗。蒙特利尔向所有自认为属于感染高风险的人群提供猴痘疫苗。目前,卫生部门已批准将猴痘疫苗注射到皮层之间的狭窄空间中,这种注射法只需原先注射到皮下脂肪剂量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原本一位成年人的剂量现在可供五位成年人接种,将有助于缓解全美面临的猴痘疫苗短缺问题。

此外,南美洲猴痘疫情也不容乐观,甚至引发了人们对猴子的“仇恨杀戮”。北京环球网此前报道,猴痘疫情在巴西流行后,当地发生多起猴子遭攻击或被人下毒的事件。一周内,圣保罗州里约普雷图地区一处自然保护区内共有10只猴子遭毒杀。动物救援人员怀疑猴子受攻击与当地此前确诊3例猴痘病例有关。

目前巴西共有超过2400例猴痘确诊病例,7月底该国曾有一名猴痘感染者不幸身亡,有人因此迁怒猴子。2016年底,巴西暴发黄热病疫情,许多猴子也染上病毒,大批死亡,也曾引发当地民众恐慌,担心猴子传播疫情。有动物保护人士表示,比起伤害动物,人们更应注意自身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