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兩週,全市7天平均新增了25%的病例,長島市的7天平均陽性率超過25%,曼哈頓哈林區、皇后區Richmond Hill的陽性率超過20%。不過目前的情況仍遠低於今年1月時的峰值。
在5月下半月後,紐約市的確診率和住院率下降,到6月份,紐約市從高風險地區轉為「中等風險地區」。不過,現在所有五區又都處於「高風險」。截至8日,美國有20%以上的縣(總共667縣)被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定為社區傳播的高風險地區,因為病例在過去兩週內增加了70%。
居民疫苗接種率高達99% 法拉盛陽性率遠高於全國水平

全美新冠肺炎疫情在過去7天明顯反彈,檢測陽性率回升到15.4%。紐約市五行政區以及威徹斯特,長島納蘇縣的疫情達到最高級別。大部分感染的是Omicron子變體的BA.5,估計佔美國病例的54%。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8日公布新數據,紐約市和紐約下州新增病例上升,紐約州北部大部分地區大部分社區的疫情繼續保持較低水平。但華人移民與亞裔人口佔53%的皇后區法拉盛,郵區編號11354,11355過去7天每10萬人中有269.08病例。均高於全國病例水平。但法拉盛兩個郵區居民疫苗接種率高達99%。
法拉盛兩郵區十萬人發病高於全國
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指出,紐約州62個縣中,紐約市曼哈頓、布碌崙、皇后區、史泰登島及布朗市五行政區以及威徹斯特(Westchester)和長島納蘇縣(Nassau County)等7個縣被歸類為疫情最「高」級別。
紐約市衛生局局長Ashwin Vasan博士表示,衛生單位密切關注新一輪疫情反彈動向,並提出警告,病例的增加己到了警戒線,全市一些社區的陽性率高達23%。紐約市衛生局建議在室內外擁擠的地方佩戴「優質口罩」,將有助於減少病毒的傳播。
紐約州長胡楚(Kathy Hochul)辦公室發布的數據,全州每10萬人中COVID-19病例的7天平均值為28.30。最近幾個月,紐約衛生官員和其他州的衛生官員開始使用每100,000名居民中的病例數,而不是更傳統的已檢測陽性結果百分比,作為衡量感染率的更準確方法。
疾控中心採用「高」、「中」、「低」三級疫情分類,根據紐約市過去7天每10萬人的新增病例數確定;過去7天內每100,000人中因COVID-19新入院的人數;以及平均7天內COVID-19患者使用的配備人員住院病床的百分比。
今年春季,紐約州檢測數字達到「高」級別的縣數量逐漸增加,並在5月中旬達到頂峰。其中紐約市7縣的疫情令人關注。
疫情數字顯示,紐約州哈德遜河谷(Hudson Valley)、首府地區(Capital Region)以及羅切斯特(Rochester)和五指湖地區(Finger Lakes region)的一些縣,疫情平穩,被歸類「中等」水平。
在全國範圍內,有667個縣被CDC認定為「高」水平,高於一周前的627個。曾經絕大多數「高」縣在東北,現在更加分散在全國各地。
CDC建議在室內公共區域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級別為「高」。目前,受影響地區沒有當地口罩要求,除了在公共汽車站和火車站、監獄、州監管的護理機構和無家可歸者收容所的全州要求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