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第六波疫情來襲,此次讓新冠疫苗也束手無策的最新Omicron亞變體BA.4和BA.5,極大地增加了病毒傳播概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評定的高風險地區數量持續增加;紐約市衛生局為監控新一波疫情,將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上台後推出的疫情追蹤系統臨時下線,表示未來幾周內將推出更適合新變體的監控體系。
市衛生局長瓦桑(Ashwin Vasan)日前表示,當局正在重新評估目前的新冠警報系統,因為與其他的新冠變體不同,最新的BA.4和BA.5在監測系統中並未帶來飆升的陽性率和住院人數,使得衛生局警覺而不得不改良原本的預警系統。
「雖然在紐約看到大量的傳播案例,但因正處在疫情不同階段,需要新的分析工具,讓風險評估與現實相符。」瓦桑尚未對紐約市可能採取的替代方案提出細節。
「我擔心取消警報系統是一個跡象,表示全市只等到有明顯增加的確診和死亡人數時,才會考慮採取下一步行動。」前市長首席公衛專家法瑪(Jay Varma)表示,新變種帶來的肆虐正在進行,但是取消彩色編碼警報系統,可能會使群眾無法及時準確理解疫情風險程度。
亞當斯在3月推出該警報系統,要求依顏色風險級別來採取相應的防疫舉措,比如5月高風險時,市府重新引入口罩和疫苗強制規定。但在近期,市府取消了針對幼兒的口罩令,百老匯也允許觀眾不戴口罩。
紐約市「警報等級」(Alert Levels)網站顯示,全市正處於新冠病毒高傳播水平,居民應繼續在室內公共場所和戶外人群聚集地戴口罩,並在聚會和旅行後進行新冠測試。